“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全诗对照
原诗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全文)
现代译文
渔翁夜晚停船在西岩下过夜,清晨汲取湘江水,燃烧楚地的竹子煮饭。
深度赏析
该联以极简笔墨勾勒隐者风骨。'夜傍西岩'展现天人合一的栖居状态,'燃楚竹'的炊事细节将楚地风物融入日常生活。清湘楚竹的意象组合,既保留地域特色又超越具体时空,塑造出永恒的山居者形象。动词'傍、汲、燃'三连动作一气呵成,体现渔翁与自然韵律的高度协调。柳宗元借渔翁形象寄托贬谪永州时追求的精神超脱,在简朴生活中寻找诗意,形成'平淡处见奇崛'的艺术特色。
创作背景
渔翁夜晚靠着西山岩石歇宿,清晨打起清澈的湘江水,点燃楚地的竹枝烧火做饭。晨雾散尽太阳升起却不见人影,只听得摇橹声"欸乃"一响,眼前山水顿时碧绿如洗。回头望见小舟已顺流漂向天际,山岩上白云悠然自在地相互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