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岭答杜二见忆》

严武 唐代

原文鉴读

卧向巴山落月时,两乡千里梦相思。可但步兵偏爱酒,
也知光禄最能诗。江头赤叶枫愁客,篱外黄花菊对谁。
跂马望君非一度,冷猿秋雁不胜悲。

白话今译

我躺在巴山的月光下,与你相隔千里只能在梦中相见。你像阮籍一样爱酒,也像谢朓那样擅长写诗。江边的红叶让游子愁绪万千,篱外的菊花又为谁绽放?我多次骑马眺望远方盼你归来,听到猿鸣雁叫更添悲凉。

注疏集解

1. 巴山:泛指四川东部山地\n2. 杜二:指杜甫,因排行第二故称\n3. 步兵:指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以嗜酒著称\n4. 光禄:指谢朓,曾任光禄大夫,南朝著名诗人\n5. 跂马:踮脚骑马张望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762年严武任剑南节度使期间。时值安史之乱后期,杜甫流落蜀地,严武多次资助这位故交。诗中'两乡千里'指严武镇守巴蜀,杜甫暂居成都草堂。作为少数能理解杜甫诗才的权贵,严武在诗中既表达思念,也暗含对友人怀才不遇的慰藉。后严武突然病逝,杜甫作《哭严仆射归榇》痛悼,二人交谊成为唐代文坛佳话。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严武在蜀地任职时写给杜甫的深情之作。首联以'巴山落月'的意象营造孤寂氛围,'两乡千里'直抒思念之苦。颔联巧妙用典,将杜甫比作爱酒的阮籍和善诗的谢朓,体现对友人才能的欣赏。颈联'赤叶枫愁''黄花菊对'运用拟人手法,使景物染上浓重愁绪。尾联'跂马望君'的细节描写尤为动人,配合'冷猿秋雁'的哀鸣,将思念推向高潮。

全诗四联层层递进,从夜不能寐的思念,到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再到触景生情的愁绪,最后落笔于望眼欲穿的等待,完整展现了战乱年代文人间的深厚情谊。

此诗最妙处在虚实相生的意境构造。实写巴山夜月、江枫篱菊,虚写梦中相思、马上眺望,现实景物与心理活动交织。'赤叶枫愁客'五字尤为精警,既写枫叶之红似愁绪燃烧,又暗喻客心似红叶飘零。结尾冷猿秋雁的意象群,将空间距离转化为听觉上的凄凉回响,余韵悠长。严武以节度使之尊对杜甫如此情深,可见盛唐文人交往的真挚。

严武

字:季鹰

生卒:726年-765年

流派:边塞诗派

历代评骘

严公此作,情真意切而气格高浑,中唐罕见之佳构也
胡震亨 唐音癸签
'江枫''篱菊'一联,物色关情,直追王孟
沈德潜 唐诗别裁
节度使诗中,唯此篇与高适《人日寄杜二》可称双璧
翁方纲 石洲诗话
结句'不胜悲'三字,有猿啼三声断人肠之效
杨慎 升庵诗话

诗脉探源

意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