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早春》

杨巨源 唐代

原文鉴读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白话今译

诗人最爱的清新景色就在早春时节,嫩绿的柳枝刚冒出鹅黄的芽儿,颜色还未均匀。若是等到皇家园林里繁花似锦时,满大街都是凑热闹的赏花人了。

注疏集解

『诗家』:指诗人群体,此处暗含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

『清景』:清新素雅的景致,强调早春的淡雅之美。

『上林』:汉代皇家园林,借指繁华热闹的赏花胜地。

『半未匀』:柳芽初绽时黄绿参差的生动状态。

创作背景

创作于中唐时期,当时赏花宴游之风盛行。杨巨源作为进士出身的官员诗人,借早春意象既表达对自然敏锐的感知,也暗含对浮躁世风的疏离。诗中『上林』的典故暗示着对宫廷奢靡生活的隐晦批评。

作品赏析

全诗以对比手法展现诗人对早春的偏爱。前两句用『绿柳才黄』的微观视角捕捉春之萌芽,后两句通过『花似锦』的盛景反衬早春的珍贵——真正的诗意不在人声鼎沸时,而在万物初醒的静谧里。诗人以『看花人』暗讽跟风附雅的世俗,彰显文人独到的审美情趣。

此诗构建了双重意境:一是早春柳芽萌动的生命张力,二是对趋时从众的含蓄批判。『半未匀』三字尤妙,既写柳色参差之态,又暗喻诗人不随流俗的品格。末句『俱是看花人』的市井画面,与首句『诗家清景』形成强烈反差,凸显出孤独而超然的观察者姿态。

杨巨源

字:景山

生卒:约755年-约833年

流派:中唐现实主义诗派

历代评骘

『体物入微,能于浅淡处见精神,此盛唐遗响也』
胡应麟 诗薮
『「半未匀」三字,画工所不能到』
王士禛 带经堂诗话
『后二句非止嘲俗客,实见诗家眼光独绝处』
沈德潜 唐诗别裁
『以看花人衬清景,愈见诗人胸次玲珑』
纪昀 瀛奎律髓刊误

诗脉探源

意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