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

王湾 唐代

原文鉴读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白话今译

旅途延伸在青山之外,小船悠悠行驶在碧绿的江水上。潮水涨平两岸显得格外宽阔,顺风正好高悬船帆。海上的朝阳从残夜中升起,江上的春意悄悄潜入旧年。家书该寄到哪里呢?北归的大雁啊,请带到洛阳城边。

注疏集解

1. 次:停泊。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
2. 客路:旅途。
3. 潮平:潮水涨满。
4. 风正:顺风。
5. 海日:海上朝阳。
6. 乡书:家信。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先天年间(712-713),王湾游历江南时。当时正值开元盛世前夕,社会安定,文人多有漫游之风。北固山地处长江下游,是当时南北交通要道,诗人途经此地,见早春江景而作。诗中既反映盛唐时期开阔昂扬的精神风貌,又透露出文人对人生际遇的思考。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舟江上的所见所感。首联交代行程,青山绿水勾勒出江南早春的秀丽。颔联写江面开阔、顺风行船的畅快,"阔"字写出视野的开朗,"悬"字生动表现帆的饱满。颈联是千古名句,"生""入"二字将自然景物拟人化,表现新旧交替的哲理。尾联借归雁传书的典故,含蓄表达思乡之情。全诗对仗工整,意境开阔又蕴含深沉情感。

诗人以行舟为视角,展现了一幅江南早春的山水画卷。青山绿水、平潮阔岸构成宏大的空间背景,而海日江春则赋予时间流动的质感。"生残夜""入旧年"的描写,将自然现象升华为生命更迭的哲学思考。最后笔锋一转,以雁足传书的想象收束,使壮阔的景色中透出淡淡的羁旅愁思,形成外放与内敛的意境张力。

王湾

号:德源

生卒:约693年-751年

流派:山水田园诗派

历代评骘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胡应麟 《诗薮》
王湾此作,气象高远,情景交融,实开盛唐之音。
沈德潜 《唐诗别裁》
次联壮阔,三联奇警,尾联含蓄,四联皆佳。
高棅 《唐诗品汇》
"生"字"入"字,下得极活,有化工之妙。
王士禛 《带经堂诗话》

诗脉探源

意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