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客诮》

鲁迅 近代

原文鉴读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白话今译

谁说冷酷无情才算真英雄?疼爱孩子怎么就不是大丈夫?
你可知道那山林中怒吼的猛虎,也会频频回头照看自己的幼崽。

注疏集解

1. 於菟(wū tú):古楚语对老虎的别称
2. 兴风狂啸者:指威风凛凛的老虎,暗喻有气魄的强者
3. 回眸时看:通过猛虎舐犊的细节,颠覆传统英雄形象

创作背景

1932年鲁迅53岁得子海婴后,常因宠爱幼子遭人非议。此诗作于1933年,既是对世俗偏见的反击,也是对父子亲情的正名。当时左翼文坛存在'革命者不应沉溺家庭'的极端观念,鲁迅通过这首诗完成了对革命与人性的双重肯定。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猛虎护崽的意象,颠覆了传统英雄'无情'的刻板印象。前两句用反问句式直击人心,后两句通过自然界猛兽的温情瞬间,完成对'豪杰'定义的重新诠释。鲁迅将父爱这一人性本能升华为英雄气概的组成部分,展现了其人文思想的深刻性。

诗中'兴风狂啸'与'回眸时看'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刚柔并济的笔法,正是鲁迅对'立人'思想的诗意表达。全篇仅28字,却完成了从质疑到论证的完整逻辑链条。

《答客诮》创造性地将虎啸山林的雄浑与猛虎舐犊的柔情统一于意象之中。'回眸时看'四字尤为传神,猛虎的威严与温情在这一瞬间达成奇妙平衡,这种对立统一的艺术处理,使诗歌获得超越时代的生命力。鲁迅通过动物本能反照人性,赋予传统咏虎诗全新的思想维度。

鲁迅

字:豫才

号:树人

生卒: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流派:现实主义文学|左翼文学运动

历代评骘

此诗摧破'英雄无情'之谬见,以猛虎怜子喻丈夫之爱,刚健中含婀娜,真大手笔也 许寿裳《鲁迅旧体诗集》
二十八字写尽父爱之庄严,较之'俯首甘为孺子牛'更显性情 郭沫若《鲁迅诗稿序》
后二句取譬精警,使无情者读之汗下 唐弢《鲁迅全集补遗》
先生此作,解构传统英雄观而树新人学,其'小於菟'意象当与'孺子牛'并传 王瑶《鲁迅作品论集》
以野兽之爱照见人性,较之西方《虎雏》故事更见东方智慧 竹内好《鲁迅评传》

诗脉探源

意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