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鉴读
归老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归老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作于陆游晚年退居山阴时期(约1190-1210年),时年逾七十。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诗人报国无门,遂将济世理想寄托于著述。同期作品《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可互为印证,反映其'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终身志业。
陆游晚年诗作《读书二首》其一,以质朴语言道出读书人的精神坚守。首句'归老宁无五亩园'用反问语气,表明诗人不慕田园安逸;'读书本意在元元'直指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后两句通过'灯前目力虽非昔'与'犹课蝇头二万言'的强烈对比,展现老病不减其志的读书精神。'蝇头'二字既写实老年视力衰退,又暗喻治学之精细,短短28字浓缩了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图谱。
此诗构建了'灯下老者-蝇头小字'的经典意象,昏黄灯光与衰弱目力形成张力,而'二万言'的阅读量则如暗夜烛火,照亮中国文人'为生民立命'的精神传统。在物质条件匮乏的南宋,这种'老而弥坚'的治学态度,与当下碎片化阅读时代形成深刻对照。
放翁晚年诗,愈老愈辣,如陈年醇酒,字字皆从肺腑中流出其读书诗非徒记诵之谓,实以圣贤自期,每于灯下见其耿耿孤忠陆务观目力不济而勤学不辍,较之少年苦读尤为动人元元二字用得极重,见其读书非为功名,直是心系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