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

严武 唐代

原文鉴读

八柱共承天,东西别隐然。远夷争慕化,真相故临边。
并进夔龙位,仍齐龟鹤年。同心舟已济,造膝璧常联。
对领专征寄,遥持造物权。斗牛添气色,井络静氛烟。
献可通三略,分甘出万钱。汉南趋节制,赵北赐山川。
玉帐观渝舞,虹旌猎楚田。步嫌双绶重,梦入九城偏。
秋雨离情动,新诗乐府传。聆音还窃抃,不觉抚么弦。 ▲

白话今译

八方柱石共撑起苍穹,东西疆域各守其重。远方部族争相归附王化,您这位贤相亲自镇守边陲。
您与夔龙般的贤臣同列朝堂,寿数更与龟鹤齐长。我们如同舟共济的挚友,促膝谈心时总似美玉相映生辉。
您肩负专征重任,遥握治国权柄。斗牛星域因您增添光彩,蜀地天象也归于安宁。
献策能贯通兵法三略,分享甘美不惜万钱。汉南之地遵循您的节度,赵北山川蒙受皇恩。
军帐中观赏巴渝战舞,旌旗如虹掠过楚地田猎。嫌腰间双印绶带太沉,梦中犹见九重宫阙。
秋雨勾起离情别绪,新作乐府诗广为传唱。聆听佳音暗自鼓掌,不觉抚弄起琴弦和鸣。

注疏集解

1. 八柱:神话中支撑天的八根柱子,喻指国家栋梁
2. 夔龙:舜帝时的两位贤臣,此处比喻李相公
3. 龟鹤年:象征长寿,典出《抱朴子》
4. 三略:古代兵书《黄石公三略》
5. 玉帐:主帅军帐的美称
6. 渝舞:巴渝地区的战舞,汉代列入宫廷乐舞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德宗贞元年间,时严武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李相公指淮南节度使李吉甫,武相公为宰相武元衡。三人皆为中唐重臣,诗题'奉和'表明这是对李吉甫原诗的酬答之作。当时藩镇割据严重,朝廷倚重边帅,诗中'远夷争慕化'等句反映了中央对边疆的有效控制,也寄托了诗人对同僚治国才能的钦佩。

作品赏析

这首五言排律展现了中唐时期边疆大吏的文武兼备形象。首联以神话意象起兴,暗喻李相公镇守边疆的重要性。诗中'远夷争慕化'四句,既赞美李相公的教化之功,又暗含对朝廷用人得当的肯定。'同心舟已济'等句转入私人情谊描写,'璧常联'的比喻新颖贴切。后半段'斗牛添气色'等天文意象的运用,将个人功业与天地气运相联系,凸显宏大格局。结尾'秋雨离情'突然转入细腻抒情,刚柔相济的笔法正是严武诗风特色。

全诗在雄浑与婉约间取得微妙平衡,既有'玉帐观渝舞'的壮阔军旅画面,又有'梦入九城偏'的私密心理描写。严武作为剑南节度使,诗中'井络静氛烟'等句实为自身治蜀经验的投射。最妙在'步嫌双绶重'的细节,通过印绶之重反衬责任之重,又以'抚么弦'的闲雅作结,将封疆大吏的刚毅与文人的风雅完美融合。

严武

字:季鹰

生卒:726年-765年

流派:边塞诗派

历代评骘

严挺之有此子,可谓跨灶矣。其诗气骨遒劲,绝类少陵,而精炼过之
胡震亨 《唐音癸签》
武诗在盛中唐间别树一帜,如'斗牛添气色'句,星象入诗而气脉贯通
沈德潜 《唐诗别裁》
边塞诗自岑参后,唯严武'玉帐观渝舞'数语能得其神
王士禛 《带经堂诗话》
读'步嫌双绶重'句,想见节度使金印紫绶之荣,而诗人偏说'嫌'字,妙在含蓄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

诗脉探源

意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