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睹三乡题处留赠》

贾驰 唐代

原文鉴读

壁古字未灭,声长响不绝。蕙质本如云,松心应耐雪。
耿耿离幽谷,悠悠望瓯越。杞妇哭夫时,城崩无此说。

白话今译

石壁上的古字历经沧桑仍未磨灭,仿佛还能听见当年悠长的回响。你如蕙草般高洁的品格本就像流云一样自在,又如松树般坚韧的心性应当能经受风雪的考验。

我怀着难以平复的心情离开幽深的山谷,遥望远方瓯越之地思绪万千。即便是传说中哭倒长城的杞梁之妻,恐怕也比不上你此刻的悲怆——毕竟连城墙崩塌的传说,都不及你故事的真实震撼。

注疏集解

1. 蕙质:以香草喻品德高洁,典出《楚辞》
2. 瓯越:古指浙江南部地区,此处借指远方
3. 杞妇哭夫:典出《列女传》,杞梁妻哭夫致长城崩塌
4. 耿耿:形容心中不安的样子
5. 声长响不绝:双关语,既指实际回声,也指诗作影响力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贾驰途经三乡驿时。唐代三乡驿(今河南宜阳)是东都洛阳至长安官道要冲,驿壁多有题诗。贾驰见友人旧题有感而作,结合当时文人普遍经历的贬谪遭遇,诗中'离幽谷''望瓯越'可能暗指友人被贬东南之事,'杞妇哭夫'的典故变形使用,实为对政治迫害的隐晦控诉。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壁刻古字起兴,通过'蕙质''松心'的意象叠加,塑造出兼具柔美与刚毅的品格形象。后四句时空交错,将个人离愁与历史典故并置,'城崩无此说'的反用典故手法尤为精妙——通常用典为强化效果,此处却以'不及'凸显情感强度,形成张力。全诗在怀古的表象下,实为对友人品格的礼赞与命运共鸣。

诗人选取'古壁''幽谷'等冷色调意象构建苍茫背景,与'蕙草''流云'的轻盈形成视觉反差。'松心耐雪'的比喻将抽象品格具象化,而结尾历史典故的翻新使用,使诗意在虚实间产生时空折叠效应。这种将个人情感置于历史维度考量的写法,展现出唐代文人特有的宏大叙事意识。

贾驰

生卒:约825年-约880年

流派:

继承元白新乐府精神,融合李贺奇崛意象,形成沉郁顿挫风格。其作多聚焦科举制度弊端与边塞战乱,开韦庄、杜荀鹤社会批判先声。

历代评骘

贾驰此作妙在翻案法,以'城崩无此说'五字,将熟典用出新境界,较之直用更觉沉痛
清 沈德潜《唐诗别裁》
'蕙质''松心'二语,兼屈子之幽艳与建安之风骨,中晚唐罕见此格
明 胡震亨《唐音癸签》
结句暗讽时政而不露痕迹,得风人之旨
元 方回《瀛奎律髓》
声长响不绝,非独言石刻,实谓文字之精神能穿越时空也
近代 高步瀛《唐宋诗举要》

诗脉探源

意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