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

顾况 唐代

原文鉴读

长乐宫连上苑春,玉楼金殿艳歌新。
君门一入无由出,唯有宫莺得见人。

白话今译

长乐宫的殿宇连接着皇家园林的春色,
玉楼金殿里又传来新的艳曲歌声。
可一旦踏入这宫门就再难出去,
只有黄莺能自由飞进飞出见到外人。

注疏集解

1. 长乐宫:汉代著名宫殿,此处借指唐代皇宫
2. 上苑:皇家园林
3. 艳歌新:新谱写的绮丽歌曲
4. 君门:宫门
5. 宫莺:宫中黄莺,暗喻自由

创作背景

顾况生活于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约727-815年),曾任著作郎。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虽维持着宫廷繁华表象,但已显露衰败迹象。此诗可能作于德宗时期,当时后宫宫女达数万人。唐代宫怨诗传统可追溯至王昌龄,但顾况以更精炼的意象和更尖锐的批判性拓展了这一题材。

作品赏析

这首七绝以春日宫廷的华丽景象开篇,'玉楼金殿艳歌新'的喧闹与'唯有宫莺得见人'的孤寂形成强烈反差。诗人用'无由出'三字道尽宫人终身禁锢的悲剧,连用'连'、'新'等动态词反衬生命的凝固状态。末句以宫莺的自由反衬,比直接描写哀怨更具冲击力。

顾况擅用空间意象构建意境,'长乐宫-上苑'的横向延伸与'君门'的垂直封锁形成空间张力,'宫莺'的飞越轨迹成为唯一打破封闭的动态元素。这种'以乐景写哀'的手法,使诗歌在28字中完成了从繁华到绝望的情感跌落。

《宫词》构建了一个金色牢笼的隐喻体系。春日、歌舞等传统欢愉符号在此诗中全部异化为禁锢的装饰,'艳歌新'的'新'字尤显残酷——时光流逝只带来新的表演,而非新生。宫莺意象的妙处在于:它既是自由的象征,又是残酷的见证者,它的鸣叫反而加深了深宫的寂静。

诗人将空间政治学融入诗歌:'连'字暗示宫廷与园林的物理连接与心理隔绝,'一入'与'无由'构成命运转折的休止符。这种对封闭空间的诗意测绘,使唐代宫怨诗达到哲学高度。

顾况

字:逋翁

号:华阳真逸

生卒:约727年-约815年

流派:现实主义诗歌,新乐府诗派

历代评骘

写尽掖庭寂寞,二十八字中具见万里愁心。莺能见人,人不如莺,痛极之语偏以澹出之 胡应麟《诗薮》
后二句真堪堕泪,较'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更进一层 沈德潜《唐诗别裁》
以皇家园林之春作衬,愈见宫人终身禁锢之悲,此法自少伯来而益工 王士禛《带经堂诗话》
顾逋翁善制小乐府,此作末句点睛,直刺天家残忍 贺裳《载酒园诗话》
宫词百首,以此为最,不著怨字而怨意彻骨 黄生《唐诗摘钞》

诗脉探源

意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