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

朱熹 宋代

原文鉴读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蒙冲 一作:艨艟)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白话今译

昨晚江边春水猛涨,原本笨重的战船现在轻得像一根羽毛。以前费尽力气也推不动,今天却能在江心自由自在地航行。

注疏集解

1. 蒙冲(艨艟):古代的一种大型战船,这里比喻学习或做事遇到的困难。
2. 向来:以往,过去。
3. 中流:江心,水流最急的地方。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作品。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主张格物致知。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治学过程中,对知识积累重要性的感悟。当时南宋偏安一隅,朱熹等理学家致力于文化重建,这首诗也反映了他们重视积累、循序渐进的思想。

作品赏析

这首诗用春水上涨后船只航行变得轻松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积累的重要性。前两句写春水上涨后,原本笨重的战船变得轻如鸿毛;后两句通过对比,突出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原本困难的事情会变得轻松自如。全诗语言通俗,比喻生动,哲理深刻。

这首诗的意境清新自然,通过江边春水和船只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豁然开朗的氛围。诗人用日常所见的现象,巧妙地表达了厚积薄发的哲理,让人在平凡中见深刻,在简单中悟真理。

朱熹

字:元晦

号:晦庵

生卒:1130年-1200年

流派:理学诗派

历代评骘

此诗以浅显之语,道出深刻之理,可谓妙手偶得。朱熹 朱子语类
观物取象,寓理于景,此朱子诗之特色也。王夫之 姜斋诗话
春水喻学力,巨舰比疑难,推移言用功,自在见得效,四句尽之矣。钱钟书 谈艺录
朱子此诗,可与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并读,皆寓至理于常景。王国维 人间词话
理学诗多枯燥,此首独清新可喜,盖因其善用比喻也。胡适 白话文学史

诗脉探源

意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