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

文天祥 宋代

原文鉴读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白话今译

早年刻苦读书通过科举入仕,如今在战乱中已度过四年光阴。
山河像风中柳絮般支离破碎,人生似雨打浮萍般起伏飘零。
曾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惶恐,如今在零丁洋上慨叹孤苦伶仃。
自古以来谁能逃避死亡?只愿留下赤诚之心照亮史册。

注疏集解

1. 起一经:指通过儒家经典考试入仕
2. 四周星:四年(文天祥1275年起兵抗元至1278年被俘)
3. 风飘絮:比喻南宋江山破碎如风中柳絮
4. 惶恐滩:江西赣江险滩,文天祥曾在此战败撤退
5. 汗青:史册(古代竹简需火烤去汗后书写)

创作背景

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五坡岭兵败被俘。元军押解他经零丁洋(今珠江口外)前往崖山,逼迫他写信招降南宋将领张世杰。面对威逼利诱,文天祥写下此诗明志。次年南宋灭亡,文天祥被囚大都三年后从容就义。此诗是其'人生自述诗',创作于国家存亡之际,凝聚着儒家士大夫的生死观与民族气节。

作品赏析

这首七律以沉痛笔调记录文天祥被俘后的心境。首联回顾人生转折,'干戈寥落'四字道尽抗元艰辛。颔联用'风飘絮''雨打萍'的比喻,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紧密结合。颈联巧用地名双关,'惶恐'与'零丁'既是地名又是心理状态。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如金石掷地,将悲愤化为千古绝唱,展现儒家'杀身成仁'的精神境界。全诗对仗精工却自然流畅,用典无痕而意境深远,堪称南宋爱国诗的巅峰之作。

诗人以零丁洋的苍茫水域为背景,构建出宏大的时空意境。'山河破碎'的俯视视角与'身世浮沉'的个体体验形成多维空间,'惶恐滩'到'零丁洋'的地理位移暗含时间流逝。尾联突然将镜头拉远至历史长河,在'自古谁无死'的永恒命题中,用'丹心照汗青'完成精神升华。这种由实入虚、由个人到历史的意境升华,使诗歌超越时代成为永恒的精神图腾。

文天祥

字:宋瑞

号:文山

生卒: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

流派:豪放派爱国诗词

历代评骘

忠臣之心,烈士之气,言言若神鬼之泪,字字如日月之光
胡应麟 《诗薮》
结语忽然迸出,如钟声忽动,万籁皆寂
沈德潜 《唐诗别裁》
后二句千古绝唱,遂为忠义大节之祖
纪昀 《四库全书总目》
其词气沛然,直可泣鬼神而贯金石
王夫之 《姜斋诗话》
宋亡而诗乃昌,皋羽之恸西台,玉泉之悲竺国,水云之苕歌,谷音之越吟,如穷冬沍寒,松柏后凋
钱谦益 《列朝诗集小传》

诗脉探源

意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