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府》

陈孚 元代

原文鉴读

断崖万仞如削铁,鸟飞不度苔石裂。
嵯岈枯木无碧柯,六月太阴飘急雪。
寒沙茫茫出关道,骆驼夜吼黄云老。
征鸿一声起长空,风吹草低山月小。

白话今译

断崖高达万仞,陡峭如刀削铁壁,连飞鸟都难以越过,岩石上的苔藓干裂剥落。枯木枝丫嶙峋,没有一丝绿叶,六月盛夏却仿佛飘着冰冷的雪。茫茫寒沙铺满通往边关的道路,骆驼在夜色中嘶鸣,黄云低垂显得苍老。一声征雁的长鸣划破长空,风吹草低,山月显得格外渺小。

注疏集解

万仞:形容极高(古时八尺为一仞)|嵯岈:山石嶙峋的样子|太阴:此处指极寒之气|征鸿:远飞的大雁

创作背景

陈孚为元代著名边塞诗人,此诗作于其出使西域途经河间府时。河间府地处古代幽燕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元代在此设驿站,诗中'出关道'即指连通漠北的官道。诗人通过极端化的自然描写,隐晦反映元代边疆军镇严酷的生存环境。

作品赏析

全诗以凌厉的笔触勾勒出河间府边塞的奇绝景象。前四句用'削铁''苔裂''枯木''急雪'等意象堆叠出险峻荒寒的立体画面,后四句通过'骆驼夜吼''黄云老''征鸿鸣空'等动态描写,将边关的苍凉与壮美推向高潮。最妙在末句'风吹草低山月小',以微小反衬宏大,瞬间将天地时空的浩瀚感注入诗行。

诗人以近乎夸张的视觉对比(万仞断崖与渺小山月)和感官冲突(六月飘雪),构建出超越现实的边塞奇观。'骆驼夜吼黄云老'七字尤为精绝,既含塞外特有的物象,又以'老'字赋予黄云沧桑的生命感。全诗不写征人而征戍之苦自现,不抒乡愁而孤寂之情弥散。

陈孚

字:刚中

号:勿庵

生卒:1240年-1303年

流派:现实主义诗歌流派

历代评骘

其诗如铁马冰河,字字皆带边塞霜气
顾嗣立 元诗选
'骆驼夜吼'句真堪画作边声图卷
纪晓岚 四库全书总目
六月飞雪之喻,非身历绝塞者不能道
钱谦益 列朝诗集小传
末句得唐人边塞诗三昧,小字尤见锤炼之功
沈德潜 说诗晬语

诗脉探源

意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