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

龚自珍 清代

原文鉴读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人材 一作:人才)

白话今译

九州大地的蓬勃朝气需要风雷激荡,眼下这种万马沉寂的局面实在令人痛心。我恳请老天爷重新振作精神,打破常规为世间降下各色人才。(注:'抖擞'指振作精神,'不拘一格'意为突破条条框框)

注疏集解

1. '风雷'象征社会变革的强力
2. '万马齐喑'隐喻思想禁锢的社会现状
3. '天公'借指统治者
4. 末句体现作者对多元化人才的渴求

创作背景

1839年(己亥年)龚自珍辞官南归,目睹鸦片战争前夜清王朝的腐朽僵化。当时科举制度严重僵化,'万马齐喑'既指思想界的沉默,也暗讽八股取士对人才的扼杀。作者途经镇江时在祭神庙会上即兴创作此诗,表面是祭神祝文,实为针砭时弊的政治宣言。

作品赏析

这首七绝以雷霆之势劈开晚清沉闷的思想天空。前两句用'风雷''万马'的壮阔意象形成强烈对比,后两句直抒胸臆的呼吁中藏着知识分子的焦灼。'抖擞'二字尤为传神,既是向苍天的祈求,更是对统治阶层的鞭策。全诗28字却包含三个递进层次:现状描摹-情感抒发-改革主张,堪称晚清诗坛的醒世钟声。

诗人构建的'九州-天公'垂直空间极具张力,'风雷'的横向激荡与'降人才'的纵向流动形成立体意境。在'万马齐喑'的窒息感中,最后七字突然打开无数可能性窗口,这种由压抑到释放的情绪曲线,恰似乌云中透出的道道金光。诗中'不拘一格'的诉求,在今天看来仍具有惊人的现代性。

龚自珍

字:璱人

号:定盦

生卒: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

流派:今文经学派代表

历代评骘

此诗如暗夜火炬,照见衰世之病根,其'不拘一格'四字,直指千年科举之弊
梁启超 《清代学术概论》
定庵诗剑气纵横,此作尤见其胸中块垒,风雷之喻已兆变法先声
钱钟书 《谈艺录》
后两句看似祈神之语,实为士人阶层对统治者的集体谏言
朱自清 《诗言志辨》
以神话意象承载现实批判,开创近代诗歌干预时政的新传统
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

诗脉探源

意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