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栏砂宿遇夜客》

李涉 唐代

原文鉴读

暮雨萧萧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白话今译

傍晚细雨洒在江边小村,绿林好汉夜里也知我名。 往后不必再隐姓埋名,如今世上多半是你们这般人。

注疏集解

萧萧:形容雨声。|绿林豪客:指劫富济贫的江湖好汉,此处暗讽当时社会盗匪横行。|逃名姓:隐姓埋名躲避世俗。|半是君:暗指当时官匪难分的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写于唐宪宗时期,当时藩镇割据、官场腐败,民间盗匪四起。李涉本人多次遭贬,此诗可能是其赴谪途中所作。诗中'绿林豪客'实为对腐败官僚的影射,反映知识分子对乱世的清醒认知。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戏谑口吻揭露中唐社会乱象。首句'暮雨萧萧'营造阴郁氛围,暗示时代昏暗;'绿林豪客夜知闻'看似写盗匪识诗人,实则讽刺官盗勾结。后两句更是犀利——诗人自嘲不必隐居,因为世上'半是君',直指官僚体系与盗匪无异。全诗用反讽手法,将愤怒化为冷幽默,堪称唐代'黑色幽默'代表作。

诗人夜宿江村遇盗,却以荒诞笔法解构恐惧。雨夜、盗匪、自嘲三者碰撞出奇异张力:萧瑟雨景成为时代隐喻,'知闻'的戏剧性相遇揭露社会荒诞,末句'半是君'的断言如匕首刺破盛世假象。这种举重若轻的批判,比直白控诉更具穿透力。

李涉

号:清溪子

生卒:约785年-约835年

流派:通俗诗派

历代评骘

寓庄于谐,妙在'半是君'三字道破贞元、元和间情状
胡震亨 《唐音癸签》
以盗贼之口吻,讽在位之贪残,此春秋笔法也
沈德潜 《唐诗别裁》
夜客知诗人姓名,而诗人反谓'不用逃名',冷刺入骨
贺裳 《载酒园诗话》
中唐以后诗渐露锋芒,此作尤见士人之激愤
钱钟书 《谈艺录》

诗脉探源

意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