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鉴读
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
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
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
这世上哪有活到百岁的人,却偏要操千年后的闲心。
就像铁匠打铁做门槛妄想不朽,连鬼魂见了都忍不住拍手嘲笑。
门限:门槛,诗中隐喻追求不朽的徒劳行为。
千年调:指为长远打算的谋划,暗讽不切实际的妄想。
鬼见拍手笑:用夸张手法表现荒诞,连超自然存在都觉得可笑。
此诗作于北宋景祐年间,时值梅尧臣任河南主簿。李尚书疑为礼部尚书李若谷,其子李淑后与梅尧臣有诗争。宋代士大夫盛行修建豪华墓穴、撰写墓志铭的风气,梅尧臣借此讽刺当时追求身后虚名的社会现象,体现其'平淡'诗风下犀利的批判精神。
全诗以20字完成生死哲学的深刻表达。首句直指人类寿命有限的事实,次句讽刺妄图超越生命规律的愚行。后两句用'打铁作门限'的奇特比喻,将抽象哲理具象化——铁门槛象征徒劳的永恒追求,而'鬼笑'的意象既荒诞又警醒。梅尧臣继承汉乐府'生年不满百'的母题,以宋人特有的理性思辨和黑色幽默,完成对人生虚妄的祛魅。
诗歌构建出阴阳两界的对话空间:阳间是执迷不悟的打铁者,阴间是冷眼旁观的鬼魂。'拍手笑'三字打破生死界限,形成戏剧性反讽。铁器与鬼影的意象碰撞,在虚实交错间揭露人类对永恒的痴迷如同铁器终会锈蚀般荒谬。这种超现实的批判手法,比单纯说理更具美学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