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鉴读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晶莹的夜光杯里倒满葡萄美酒,正要痛饮时,马背上传来催促出征的琵琶声。就算醉倒在战场上你也别笑我,自古当兵打仗的人,有几个能活着回来?
1. 夜光杯:传说中夜间会发光的酒杯,此处指精美的酒杯
2. 琵琶马上催:古代军中用琵琶等乐器在马上演奏,作为行军信号
3. 沙场:战场
4. 几人回:反问句式,强调生还者极少
创作于盛唐时期,当时西北边境战事频繁。凉州(今甘肃武威)作为边防重镇,既是东西方贸易枢纽,也是军事冲突前线。王翰本人虽未从军,但通过边塞见闻,捕捉到军人特有的豪迈与悲情。诗中反映的正是唐代边关将士在死亡阴影下及时行乐的典型心态。
这首诗以豪饮场景开篇,用'葡萄美酒'与'夜光杯'的奢华意象,反衬出'马上催'的紧迫军情。后两句以看似洒脱的醉态,道出将士视死如归的悲壮。'醉卧沙场'的豪迈与'几人回'的残酷形成强烈反差,在举杯痛饮的画面中暗藏对战争的无情控诉。全诗仅28字,却通过饮酒、音乐、醉态等典型场景,将边塞军人的复杂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诗人用举重若轻的笔法,在觥筹交错的欢宴表象下,埋藏着最深刻的战争悲剧。'琵琶马上催'五个字便让欢宴戛然而止,酒香中突然渗入铁血气息。结尾的反问看似旷达,实则是用最克制的语言表达最沉痛的哀伤——那些笑着举杯的将士,心里都明白这可能是最后的晚餐。这种笑中带泪的抒情方式,比直白的哭诉更具震撼力。
此诗作意甚苦,而措辞极豪,所谓寓悲壮于痛快者也末句感慨深至,反言见意,较直说更有余味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一首,悲壮在'醉卧'二句,然亦微带风人'黍离'之旨此诗妙在将战士视死如归之壮怀,借酒醉言之,愈见其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