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台》

王融 南北朝

原文鉴读

游人欲骋望,积步上高台。
井莲当夏吐,窗桂逐秋开。
花飞低不入,鸟散远时来。
还看云栋影,含月共徘徊。

白话今译

游人想登高远望,一步步走上高台。井边的莲花在夏日绽放,窗前的桂花随着秋天盛开。花瓣飘飞却难入眼帘,鸟儿飞散又偶尔归来。回头望见云影掠过屋檐,月光与影子一同徘徊。

注疏集解

积步:一步步攀登。井莲:井边种植的莲花,象征高洁。窗桂:窗前桂花,秋日飘香。云栋:高耸的屋檐,代指楼台。含月:月光笼罩,形容夜色清幽。

创作背景

王融作为南齐'竟陵八友'之一,此诗应作于建康(今南京)任职期间。南朝时期登高赋诗是文人雅集的重要活动,诗中'高台'可能指当时皇家园林中的观景台。在政权更迭频繁的南齐,这种寄情山水的描写,也隐含着对仕途浮沉的疏离感。

作品赏析

王融的《临高台》以简洁笔触勾勒登高所见,通过夏莲秋桂的时序交替,展现自然之美。'花飞低不入,鸟散远时来'以动态画面暗示人生聚散无常,而'含月共徘徊'的静谧收尾,营造出物我两忘的意境。全诗四联对仗工整,'井莲'与'窗桂'、'云栋'与'含月'等意象虚实相生,南朝文人特有的细腻观察与哲理思考跃然纸上。

此诗以登高为线索,将空间视野与时间流转巧妙融合。前两联通过'夏吐''秋开'的植物变化暗喻光阴流逝,后两联则以飞花、散鸟的灵动反衬云月永恒的静美。尤其末句'含月共徘徊',用拟人手法将月光写得深情款款,使整座楼台仿佛有了生命。这种对刹那与永恒的辩证思考,正是南朝山水诗从写景向悟道过渡的典型体现。

王融

字:元长

生卒:467年-493年

流派:永明体

历代评骘

王元长诗如初日芙蕖,自然可爱
钟嵘 诗品
含月句得陶公'悠然见南山'之神
王夫之 古诗评选
齐梁诗中罕见此等骨力
沈德潜 古诗源
末二句真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方东树 昭昧詹言

诗脉探源

意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