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

黄庭坚 宋代

原文鉴读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短笛横吹 一作:吹笛风斜)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白话今译

牧童骑着牛慢悠悠地晃过前方村落,短笛声随风飘荡,隔着田埂都能听见。那些在长安城里追逐名利的俗客啊,就算用尽所有心机手段,也比不上你这般自在快活。

注疏集解

1. 陇:田埂或小土坡
2. 长安:借指北宋都城汴京,代指名利场
3. 机关:心计谋略
4. 君:指牧童,含敬称意味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黄庭坚谪居戎州(今四川宜宾)期间,时值绍圣四年(1097)。新党执政下的政治倾轧使其饱尝仕途险恶,诗中'长安名利客'实指朝中权贵。宋代文人普遍存在'吏隐'心态,而黄庭坚将这种情绪提炼为牧童意象,与其《登快阁》'此心吾与白鸥盟'形成精神呼应。

作品赏析

这首七绝以对比手法构建双重意境:前两句用'骑牛''短笛'勾勒出牧童的闲适图景,'远远''隔陇'营造空灵的空间感;后两句突然转入对世俗的批判,'多少''用尽'形成强烈反差。诗人通过牧童形象寄托了道家'无为'思想,暗含对北宋党争的厌倦。艺术上采用白描手法,'横吹'与'风斜'的版本差异恰好体现宋诗炼字特色,最终以'不如君'三字完成对田园生活的礼赞。

全诗在田园牧歌的表象下暗藏锋芒,牧童的笛声成为刺破世俗泡沫的利剑。'隔陇闻'的听觉描写与'远远过'的视觉意象构成多维画面,而'名利客'的虚写与牧童的实写形成蒙太奇式拼贴。这种'以童观世'的视角,比直接批判更具穿透力,在稻花香里奏响了文人的精神突围。

黄庭坚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涪翁

生卒:1045年-1105年

流派:江西诗派,主张“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创作理念

历代评骘

此诗置牧童于名利场对立面,二十八字中尽显山谷道人脱略世故之态 方回《瀛奎律髓》
后二句如禅家棒喝,将前二句田园趣味骤然点化为讽世利器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
'机关用尽'四字力透纸背,非历经宦海风波者不能道 钱钟书《宋诗选注》
笛声陇上,牛背夕阳,此中真意较陶潜《归园田居》别具宋人理趣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黄九此作可与张舜民《村居》对读,俱见元祐文人贬谪后的精神皈依 莫砺锋《江西诗派研究》

诗脉探源

意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