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海情天对联》

曹雪芹 清代

原文鉴读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白话今译

苍茫大地浩瀚天空,可叹从古到今的情爱永远纠缠不清。
那些沉溺爱情的男女,最可怜的是永远还不完这风月情债。

注疏集解

厚地高天:指广阔的天地宇宙,暗喻情爱之宏大。
风月债:比喻男女情爱如同前世欠下的债务,需今生偿还。
堪叹/可怜:双重感叹词,强化作者对情爱宿命的悲悯态度。

创作背景

此联出自《红楼梦》第五回,镌刻在太虚幻境宫门两侧。作为警幻仙子点化贾宝玉的关键道具,它既是全书情爱观的总纲,也是曹雪芹对'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命运的诗意概括。创作时正值作者'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后,借对联形式浓缩其对情爱本质的哲思。

作品赏析

这副悬挂在太虚幻境的对联,以十四字道破《红楼梦》核心主题。上联'厚地高天'构建宏大时空,'情不尽'三字揭示人类永恒的困境;下联'痴男怨女'具体化到个体悲剧,'债难偿'暗喻因果轮回。曹雪芹用佛教'业债'观念解构情爱,'风月债'的意象既浪漫又残酷,将儿女私情升华为哲学思考。对仗中'厚地'对'痴男'、'高天'对'怨女',形成天地与众生、永恒与瞬间的强烈对照。

该联以宇宙视角俯瞰人间情爱,'堪叹''可怜'的抒情笔调下,藏着冷峻的宿命论。'风月债'的比喻颠覆传统才子佳人叙事,将情欲视为需要偿还的业障。末句'偿'字尤为精警,既指情爱中的付出与伤害,又暗含宗教式的救赎意味,在唯美表述中透出彻骨悲凉。

曹雪芹

字:梦阮

号:雪芹|芹溪|芹圃

生卒:约1715年—约1763年

流派:现实主义文学

历代评骘

此联摄一部书之魂魄,以天地为经,以风月为纬,织就情天恨海图景。'债'字尤见雪芹冷眼,非历经沧桑者不能道此语。
王国维 《红楼梦评论》
十四字中具大慈悲,将儿女私情放入洪荒宇宙中观照,遂使绣阁闺怨顿成永恒人类困境。
俞平伯 《红楼梦辨》
'债难偿'三字最是惊心,道破情爱中永远不对等的付出与伤害,此乃雪芹血泪凝成之悟。
周汝昌 《红楼梦新证》
以对联形式作判词,上联写宇宙永恒之叹,下联写众生具体之哀,非大手笔不能为此。
王蒙 《红楼启示录》

诗脉探源

意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