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窑赋》

吕蒙正 宋代

原文鉴读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谓县吏。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悬三尺玉印,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妓女,时来配作夫人。

  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

  吾昔寓居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窑,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贱,非我不弃也。今居朝堂,官至极品,位置三公,身虽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觞,上人宠,下人拥。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版本一)

  (天地有常用,日月有常明,四时有常序,鬼神有常灵。天有宝,日月星辰。地有宝,五谷金银。家有宝,孝子贤孙。国有宝,正直忠良。合天道,则天府鉴临。合地道,则地府消愆。合人道,则民用和睦。三道既合,祸去福来。天地和,则万物生。地道和,则万物兴。父子和,而家有济。夫妇和,而义不分。

  时势不可尽倚,贫穷不可尽欺,世事翻来覆去,须当周而复始。

  余者,居洛阳之时,朝投僧寺,夜宿破窑。布衣不能遮其体,饘粥不能充其饥。上人嫌,下人憎,皆言余之贱也,余曰:非贱也,乃时也,运也,命也。余后登高及第,入中书,官至极品,位列三公,思衣则有绮罗千箱,思食则有百味珍馐,有挞百僚之杖,有斩佞臣之剑,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扶袂,廪有余粟,库有余财,人皆言余之贵也,余曰:非贵也,乃时也,运也,命也。

  蛟龙未遇,暂居云雾之间。君子失时,屈守小人之下。命运未通,被愚人之轻弃。时运未到,被小人之欺凌。初贫君子,自怨骨格风流。乍富小人,不脱俗人体态。生平结交惟结心,莫论富贵贫贱。深得千金,而不为贵,得人一语,而胜千金。吾皆悼追无恨人,富贵须当长保守,

  苏秦未遇,归家时,父母憎,兄弟恶,嫂不下玑,妻不愿炊,然衣锦归故里,马壮人强,萤光彩布,兄弟含笑出户迎,妻嫂下阶倾己顾,苏秦本是旧苏秦,昔日何陈今何亲。自家骨肉尚如此,何况区区陌路人,抑犹未也。

  文章冠世,孔子尚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曾钓于渭水。颜回命短,岂是凶暴之徒。盗跖年长,自非贤良之辈。帝尧天圣,却养不肖之男。瞽叟顽嚣,反生大孝之子。甘罗十二为宰相,买臣五十作公

白话今译

老天爷说变脸就变脸,人的祸福就在转眼间。蜈蚣百条腿跑不过蛇,公鸡有翅膀飞不过乌鸦。千里马没人骑也白搭,人有再大志向没运气也白搭。

听说过吗?人活一世,富贵不能乱来,贫贱不能改志。孔子文章顶呱呱,照样在陈国饿肚子;姜太公军事能耐大,还得在渭水钓大鱼。颜回短命可不是坏人,盗跖长寿也算不上善茬。尧舜英明生败家子,瞎老头愚钝偏生孝子。张良原本是老百姓,萧何不过县衙小吏。晏子矮得像个冬瓜,当了齐国宰相;诸葛亮茅草屋里蹲着,照样当军师。楚霸王多威风,乌江边抹脖子;刘邦当初怂包样,最后坐了江山。李广射老虎猛如虎,到死没封侯;冯唐本事大过天,一辈子没机遇。韩信饿得讨饭时,谁想后来挂帅印?等运气一过,死在小人手里。

有人先穷后富,有人老来走背字。满肚子学问的白头考不中,半瓶醋的愣头青偏能中状元。皇宫里的娘娘倒了霉,沦落成妓女;风月场的姐儿走了运,转身变夫人。

漂亮姑娘嫁憨汉,俊小伙娶丑婆娘。蛟龙没遇上好时候,混在鱼虾堆里;君子倒了霉,也得给小人作揖。衣服再破也要挺直腰杆,心里再苦也要撑住场面。时运不济就老实待着,只要心术正,总有出头日。穷书生天生有骨相,暴发户脱不了穷酸样。

老天不配合,日月都暗淡;大地闹脾气,草木不长苗;江河不顺遂,风浪停不了;人要没时运,干啥啥不成。福禄早注定,谁不想富贵?可要不是天生好八字,哪能当宰相?

当年我在洛阳,白天讨寺庙剩饭,晚上睡破窑洞,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上上下下都嫌我。不是我不行,是时辰未到。如今位列三公,穿不完的绫罗绸缎,吃不尽的山珍海味,出门卫士开道,回家美人斟酒。不是我有能耐,全是时运命啊!

说到底:富贵别挥霍,贫贱别自轻,天地轮回转,风水轮流转。

注疏集解

1. 陈邦厄孔子:指孔子周游列国时在陈蔡之间被困绝粮
2. 渭水钓太公:姜子牙八十岁前在渭水钓鱼遇周文王
3. 盗跖:春秋时期大盗,与颜回形成善恶对比
4. 瞽叟:舜帝的盲眼父亲,多次谋害舜却生孝子
5. 腰悬三尺玉印:汉代丞相金印紫绶,印绶长度象征地位

创作背景

吕蒙正(944-1011)作为北宋初年寒门宰相的代表,其人生本身就是'破窑赋'的最佳注脚。据《宋史》记载,他年轻时因父亲宠妾灭妻,与母亲被逐出家门,栖身破窑苦读。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状元及第,后三度拜相。此文应作于晚年为告诫子孙而写,折射出宋初社会阶层流动加剧的时代背景。

北宋建立初期,科举制度彻底打破门阀垄断,但新晋官僚面临旧贵族的排斥。吕蒙正通过此文既解释自身崛起的合理性('时运命'),也为新兴士人群体提供心理慰藉。文中对'乍富小人'的警惕,暗合宋太宗朝整顿吏治的政治气候。

该文在民间又称《命运赋》《寒窑赋》,版本流传过程中可能掺入后人增补,但核心思想与《宋史》所载吕蒙正'宽厚有器量'的性格特征高度吻合。

作品赏析

《破窑赋》以反差强烈的历史案例,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命运认知体系。吕蒙正通过自身从破窑乞丐到当朝宰相的经历,将个人体验升华为普世哲理。全文采用'天-地-人'三重结构:先以自然现象类比(日月无光、草木不生),再以历史人物佐证(孔子厄运、韩信起伏),最后回归自身经历,形成闭合逻辑链。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辩证思维:富贵时提醒'非我之能',贫贱时强调'非我不弃',这种双向警醒超越简单宿命论。文中'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等句,展现儒家'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的精神内核,将命运无常与人格坚守形成张力平衡。

艺术上运用排比递进('天不得时...地不得时...人不得时')、正反对比(颜回盗跖、尧舜瞽叟)等手法,形成磅礴气势。结尾'周而复始'的循环史观,与《易经》'无平不陂'思想一脉相承。

《破窑赋》的独特价值在于将庙堂哲学市井化。吕蒙正用卖菜老妪都懂的比喻(蜈蚣跑不过蛇),讲透最精微的命运辩证法。其意境在'破窑'与'朝堂'的空间转换中展开:前者是物理困境('思衣不可遮体'),后者是精神困境('有斩佞臣之剑'),最终统一于'时运命'的哲学认知。

文中'蛟龙潜水''君子拱手'等意象,继承《庄子》'龙蛇之变'的生存智慧,又赋予新的现实指向。当他说'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时,实际上构建了超越阶层的价值评判体系——这种骨相论虽带宿命色彩,却为寒门士子提供了精神庇护所。

最动人的是其清醒的历史纵深感:在列举数十个历史人物命运后,突然转向自身经历('吾昔寓居洛阳'),这种从宏大叙事到个人叙事的切换,形成强烈的共情效应,使抽象哲理具象可感。

吕蒙正

字:圣功

生卒:946年-1011年

流派:北宋初期政论散文派

历代评骘

其文如老吏断狱,字字见血,道尽仕途甘苦而终归于达观,此真宰辅气度也
李贽 焚书
蒙正此赋,看似说命,实为醒世。穷时见骨气,达时知敬畏,非大阅历不能道
王夫之 宋论
吕文穆公破窑一赋,虽市井细民皆能传诵,以其言浅意深,道出天地循环之理
纪昀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宋人言命理者众,然多流于术数。惟此篇将命运之说与儒家修身结合,最得中正
钱穆 国史大纲

诗脉探源

意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