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鉴读
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终拟约秦楼。
光阴负我难相遇,情绪牵人不自由。
遥夜定嫌香蔽膝,闷时应弄玉搔头。
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
光阴负我难相遇,情绪牵人不自由。
遥夜定嫌香蔽膝,闷时应弄玉搔头。
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
眼神交汇心意相通却始终难成眷属,暗地里总想着与你相约闺楼。时光辜负了我让我们难以相见,思念的情绪缠绕心头不得自由。长夜漫漫嫌弃熏香遮盖了膝上衣裙,烦闷时该拨弄发间的玉簪解忧。樱桃花已凋零梨花又开,这青春岁月里两处相思愁断肠。
1. 秦楼:典出《列仙传》,指女子闺阁
2. 香蔽膝:古代女子衣裙前的熏香佩饰
3. 玉搔头:玉制发簪,典出《西京杂记》
4. 两处愁:指双方相隔两地的相思之苦
此诗作于韩偓晚年回忆青春时期。作为'香奁体'代表诗人,韩偓经历唐末乱世,其诗多表面写艳情实则寄托身世之感。本诗可能暗喻其与某位宫廷女子的无果恋情,结合'秦楼'典故及'香蔽膝'等宫廷器物描写,或与作者任翰林学士期间的经历相关。
韩偓这首七律以细腻笔触勾勒青春愁思,首联'眼意心期'直诉未果情愫,'暗中拟约'显含蓄之美。颔联'光阴负我'与'情绪牵人'形成时空对仗,突出主观感受与客观现实的矛盾。颈联通过'香蔽膝''玉搔头'两个典型意象,以女子日常动作折射相思之苦。尾联'樱梨交替'的物候变化,将个人愁绪升华为青春永恒的怅惘。全诗虚实相生,既写具体情事又超越个体经验,达到'青春易逝'的普遍共鸣。
诗人构建的'遥夜-香膝''闷时-玉簪'意象群,形成封闭的相思空间。'樱梨交替'的植物意象与'肠断青春'的情感爆发,构成自然永恒与人生短暂的强烈对比。这种'室内器物+窗外花树'的意境设计,既体现晚唐闺怨诗的特质,又以'两处愁'突破单相思模式,呈现双向煎熬的立体愁绪。
韩致光香奁诗,皆裙裾脂粉之语,独《青春》一篇,托意深婉'樱梨'一联,不独赋物工丽,而青春易过之感,言外凄然末句两处愁,较之单言己愁,倍觉缠绵韩偓此作,置之义山集中亦难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