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鉴读
红莎绿蒻春风饼,趁梅驿,来云岭。紫桂岩空琼窦冷。佳人却恨,等闲分破,缥缈双鸾影。
一瓯月露心魂醒,更送清歌助清兴。痛饮休辞今夕永。与君洗尽,满襟烦暑,别作高寒境。
一瓯月露心魂醒,更送清歌助清兴。痛饮休辞今夕永。与君洗尽,满襟烦暑,别作高寒境。
红纱包裹的绿茶制成春风般的茶饼,沿着驿站梅花香路,来到云雾缭绕的山岭。紫桂岩洞空寂,玉窦透着寒意。佳人却埋怨,轻易分开了本该成对的茶饼,就像拆散了缥缈的鸾凤身影。
一盏月露般清透的茶汤唤醒心魂,更有清越歌声助兴。今夜不妨痛快畅饮,让我们用这茶洗尽衣襟上的烦闷暑气,共同营造高远清凉的意境。
1. 红莎绿蒻:指用红纱包裹的绿茶饼 | 2. 梅驿:设有梅花的驿站 | 3. 琼窦:美玉般的山岩孔洞 | 4. 双鸾影:喻指成对茶饼 | 5. 月露:形容茶汤清澈如月下露水
创作于金章宗明昌四年(1193年)冬,时值小雪节气。党怀英作为金代文坛领袖,常主持文人雅集。此词记录某次家庭茶会场景,反映金代士大夫将宋代茶文化传统与北方审美趣味相结合的创作特点。
这首词以冬日茶会为背景,上阕通过'红莎''梅驿''紫桂岩'等意象构建雅致场景,'双鸾影'的比喻暗含对完满的追求。下阕转入茶事描写,'月露心魂醒'将茶的精神升华功能具象化,结尾'高寒境'既指茶性清凉,又象征超脱尘俗的精神境界。全词在物质享受与精神超脱间取得微妙平衡,体现金代词人雅致的生活美学。
词作营造出冰清玉洁的意境体系:'琼窦冷'的物理低温、'月露'的视觉清透、'高寒境'的心理感受形成三重意境叠加。'分破双鸾'的遗憾与'洗尽烦暑'的畅快构成情感张力,最终在茶香与歌声中达成精神超越,展现文人雅士特有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
其词清空骚雅,如月下松风,自具高格。此作尤得茶道三昧,非沉湎者不能道党公茶词,冰雪其词而温润其质,金源一代能为此调者不过二三子『洗尽烦暑』四字,真得卢仝七碗之遗意,然更添北地峻洁之气分茶意象自放翁来,然党公『双鸾影』之喻,别开生面,的是妙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