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鉴读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天阶 一作:天街;卧看 一作:坐看)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天阶 一作:天街;卧看 一作:坐看)
秋夜里,银烛的光映着画屏透出寒意,手执轻罗小扇扑打飞舞的萤火虫。皇宫石阶上的夜色冰凉如水,我躺着仰望天上的牵牛织女星。
1. 银烛:白色蜡烛,暗示秋夜清冷
2. 轻罗小扇:丝质团扇,暗喻宫女被弃(秋扇见捐)
3. 天阶:皇宫台阶,一作'天街'指京城街道
4. 牵牛织女星:借神话爱情反衬人间孤独
此诗约作于杜牧任翰林学士期间(842-846年)。唐代宫廷有'七月曝衣、八月扑萤'的习俗,诗人借秋夕(七夕)题材,通过宫女视角揭露深宫制度的残酷。中晚唐宦官专权导致大量宫女虚度青春,此类宫怨诗实为对封建制度的隐性批判。
全诗以'冷'字为眼,银烛、秋光、凉夜三层递进渲染寂寥。'扑流萤'的细节生动展现百无聊赖,末句'卧看'将宫女的幽怨转化为对星空的永恒凝视。杜牧以二十八字勾勒出深宫女性的精神世界,未直言怨而怨意自现,堪称宫怨诗典范。
艺术上采用'以乐景写哀'手法,流萤、星光本属美好意象,却反衬出人物命运的冰冷。时空安排极具匠心:由室内画屏到阶前夜色,最终指向浩瀚银河,形成微观到宏观的意境升华。
诗中夜色如水、星河在望的意境,构建出凝固的时空感。宫女的身影在'冷画屏'与'凉如水'之间形成镜像投射,而牵牛织女星的光辉成为穿透宫墙的精神出口。这种'困于方寸而神游八荒'的对比,赋予诗歌超越时代的永恒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