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鉴读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石头敲打才能迸出火星,不敲连烟都不会冒。
人只有学习才能明白道理,不学连本能都算不上。
所有事情都要自己动手,别人的本事不是你的能耐。
青春就该早点努力,谁还能永远年轻?
1. 元:原本
2. 自然:先天本能
3. 运:实践操作
4. 贤:真本事
此诗作于中唐时期,当时科举制度完善但竞争激烈。孟郊46岁才中进士,其'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狂喜背后,是半生苦读的艰辛。这首诗可能是他教导后辈的肺腑之言,结合自身经历强调主动学习的重要性,与韩愈提倡的'业精于勤'思想一脉相承。
这首五言古诗用打火石作喻,直指学习需要主动实践的核心。前四句形成两组类比:击石/学习是条件,火星/知识是结果。后四句转向人生哲理,'己运'强调亲身实践的重要性,末句'青春须早为'如当头棒喝,至今仍具现实意义。全诗语言如斧凿石刻,充满孟郊特有的硬朗气质。
诗中'万事须己运'一句,道破古今求学真谛。没有亲身实践的知识,就像别人口袋里的钱财,终究不属于自己。'青春须早为'的紧迫感,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更显警醒。诗人将物理现象(击石生火)与认知规律(学而知之)完美对应,形成跨越千年的认知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