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鉴读
留花翠幕,添香红袖,常恨情长春浅。南风吹酒玉虹翻,便忍听、离弦声断。
乘鸾宝扇,凌波微步,好在清池凉馆。直饶书与荔枝来,问纤手、谁传冰碗。
乘鸾宝扇,凌波微步,好在清池凉馆。直饶书与荔枝来,问纤手、谁传冰碗。
此词作于南宋乾道年间,时赵彦端任福建路转运判官。路勉道为其同僚好友,调任福州长乐县(今福建长乐区)。宋代官员频繁调任,文人间赠别诗词往往兼具私人情感与地域特色。福州素以荔枝闻名,词中'荔枝''冰碗'等意象既体现地方风物,又暗含'一骑红尘'的唐典,反映宋代文人对岭南文化的浪漫想象。
赵彦端作为宗室词人(宋太祖七世孙),其词作既有贵族生活的精致描摹,又透露出宦海浮沉的怅惘。此词在《介庵琴趣外篇》中位列第三,同卷另有《鹊桥仙·七夕》等作,可见其对这一词牌的偏爱。
这首送别词以精巧的意象构筑出两重时空:上阕实写饯别场景,'留花翠幕'与'添香红袖'的浓艳色彩,反衬出'情长春浅'的永恒遗憾。'玉虹翻'三字将酒液光波写得极具动感,而'离弦声断'的听觉描写骤然划开离别缺口。
下阕转入虚写,用'乘鸾''凌波'等仙化意象追忆往日清游,末句'谁传冰碗'的诘问最见匠心——荔枝作为长乐特产,既点明友人赴任之地,又以'冰碗'这个生活细节唤起共同记忆,使思念具体可触。全词在香艳与清雅的转换间,完成从物质享受到精神共鸣的升华。
赵彦端擅于在宴饮题材中注入文人雅趣,此词典型体现南宋婉约词'浓妆淡抹总相宜'的特质。上阕的'翠幕红袖'极尽秾丽,如工笔重彩;下阕的'清池凉馆'则似水墨淡染,这种色彩张力暗合情感起伏。最妙处在结句设计:'荔枝'与'冰碗'既是南方风物符号,又将抽象的离情具象为味觉记忆,与李清照'赌书消得泼茶香'异曲同工。
词中'南风'意象值得玩味,既实指夏季风物,又暗用《诗经》'南风之薰兮'典故,赋予送别以古雅意蕴。而'凌波微步'化用曹植《洛神赋》,使世俗离别获得神话维度,展现宋代文人'以故为新'的创作智慧。
介庵词如瑶台婵娟,铅华净洗中自饶富贵气象其送路勉道词,结句'谁传冰碗'四字,冷香幽韵,直透毫端赵彦端能于艳语中作淡语,丽语中求清空,此南宋词家三昧也'南风吹酒玉虹翻'七字,写尽觥筹光景,较之'葡萄美酒夜光杯'更觉飞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