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现代

原文鉴读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白话今译

南京城突然卷起革命的风暴,百万英勇战士横渡长江。如今这虎踞龙盘的战略要地比过去更显雄伟,天地翻覆的变化令人慷慨激昂。应该乘着剩余的勇猛追击溃败的敌人,绝不能像项羽那样为虚名放过刘邦。如果苍天有感情也会因世事变迁而衰老,人世间的发展规律就是不断变革更新。

注疏集解

1. 钟山:即紫金山,代指南京
2. 苍黄:同'仓皇',突然的意思
3. 虎踞龙盘:诸葛亮曾形容南京地势'钟阜龙蟠,石城虎踞'
4. 追穷寇:化用《孙子兵法》'穷寇勿追'反其意而用
5. 霸王:指项羽,鸿门宴放过刘邦导致最终失败
6. 天若有情句:借用李贺诗句表达历史必然性

创作背景

1949年4月20日,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23日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当时正在香山双清别墅的毛泽东得知捷报后,挥毫写下这首七律。此前中央曾考虑'划江而治',但毛泽东坚持'将革命进行到底'。诗中'不可沽名学霸王'正是针对党内某些妥协主张,而'追穷寇'的决策最终促成全国解放。该诗后经多次修改,于1963年正式发表。

作品赏析

这首七律以雷霆万钧之势记录了1949年4月南京解放的历史时刻。首联'钟山风雨起苍黄'用自然意象烘托战争突变,'百万雄师'的实写与'过大江'的动感形成磅礴画卷。颔联'虎踞龙盘'活用典故,'天翻地覆'双关地理与政权更迭。颈联提出'追穷寇'的军事主张,通过项羽典故警示历史教训。尾联将李贺诗句改造为哲学命题,'人间正道'四字如黄钟大吕,揭示革命斗争的必然性。全诗将军事纪实、历史反思和哲学升华熔于一炉,展现出统帅诗人的宏阔视野。

这首诗最震撼处在于将具体战事升华为历史规律的咏叹。'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改造堪称点铁成金,原句的伤春悲秋被赋予唯物史观的新解。'人间正道'的结句如金石坠地,把南京解放从军事胜利提升到文明演进的高度。诗人用'虎踞龙盘'的传统意象承载'今胜昔'的新生政权自信,在七律的严谨格律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气势。

毛泽东

字:润之

生卒: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

流派:豪放派|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历代评骘

此诗气象恢宏,把古典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赋予全新革命内涵,可见点化之妙 郭沫若《红旗》杂志1964年1月
'人间正道'四字力透纸背,非大时代不能铸就此等诗句 臧克家《毛泽东诗词鉴赏》
颈联军事主张与尾联哲学升华的衔接,展现出政治家诗人的思维特质 周振甫《毛泽东诗词欣赏》
用'虎踞龙盘'传统地理意象承载政权更迭主题,古今交融手法高超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全诗八句皆用对仗而气脉贯通,在七律创作上达到新高度 钱钟书《宋诗选注·序》

诗脉探源

意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