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寻剑客》

志勤 唐代

原文鉴读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白话今译

三十年来我一直在寻找剑客,多少次看着树叶凋零又新生。自从那天看见桃花盛开后,直到现在再也没有任何怀疑。

注疏集解

1. 寻剑客:比喻追求真理或人生真谛的过程
2. 落叶又抽枝: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3. 桃花:象征顿悟的契机或真理的显现

创作背景

志勤是唐代著名诗僧,这首诗反映了他长期的修行体验。唐代是禅宗发展的鼎盛时期,'顿悟'成为当时重要的修行理念。诗中'寻剑客'的比喻可能受到当时武侠文化的影响,而'桃花'则与禅宗'拈花微笑'的典故相呼应。这首诗创作于诗人修行有成之后,是对自己求道历程的回顾与总结。

唐代文人多有参禅问道的风气,许多诗人都创作过类似题材的作品。志勤作为诗僧,其作品既有文人的艺术修养,又具僧人的宗教体验,这使得他的诗作在唐代诗歌中独具特色。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求道者三十年的心路历程。前两句'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通过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循环,暗示修行之路的漫长与艰辛。'落叶又抽枝'的意象既表现了季节更替,也暗喻修行过程中的反复与坚持。

后两句'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则展现了顿悟的瞬间。桃花在此不仅是自然景物,更是开悟的象征。诗人通过'一见'与'不疑'的对比,生动表现了从迷茫到确信的转变过程。整首诗语言质朴却意境深远,展现了禅宗'顿悟'的思想精髓。

这首诗的意境由迷茫到明朗,如同拨云见日。前两句营造出一种求而不得的怅惘氛围,'寻剑客'的意象暗示着对真理的执着追求,而'落叶又抽枝'的循环则表现出时间的无情流逝。后两句意境突然开阔,'桃花'的出现如同黑暗中的明灯,瞬间照亮了修行者的心灵。这种意境的转折恰如禅宗所言的'顿悟',不需要漫长的逻辑推理,而是在某个契机下豁然开朗。

诗人通过自然意象的运用,将抽象的修行体验具象化,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从困惑到确信的心灵历程。特别是'桃花'这一意象的选择,既符合自然规律,又富有禅意,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志勤

号:灵云

生卒:约865年-约938年

流派:禅宗青原系诗僧,开创自然禅诗流派

历代评骘

此诗言简意赅,道尽求道者心路历程,落叶抽枝之喻尤见功夫。
苏轼 《东坡志林》
志勤此作,得禅家三昧,桃花一见,万疑冰释,非真悟者不能道。
严羽 《沧浪诗话》
三十年来一句,道尽修行艰辛;桃花一见之语,直指本心。
王士禛 《带经堂诗话》
落叶抽枝寻常语,用在寻道诗中便觉意味无穷。
袁枚 《随园诗话》

诗脉探源

意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