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鉴读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雨刚停的深山特别安静,傍晚的秋意越来越浓。月光从松树枝丫间漏下来,清亮的泉水在石头上叮咚流淌。忽然竹林哗哗响——是洗衣姑娘们笑闹着回家;水塘里荷叶晃动,原来有渔船正轻轻划过。春天的花草就算凋谢也没关系,这样的好风景,谁不想多待会儿呢?
【空山】并非荒山,指人迹罕至的幽静山林
【浣女】洗衣的女子,唐代民间常结伴在溪边劳作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借指超脱世俗的高士
【春芳歇】暗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典故
约作于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王维在终南山辋川别业隐居期间。此时唐朝盛世将颓,李林甫专权,诗人经历丧妻之痛后愈发寄情山水。辋川二十景成为其艺术实验室,本诗是其『诗中有画』理论的典范实践。
王维以画家视角构建四重意境:首联用『空山新雨』定下澄澈基调,颔联『明月清泉』构成光影交织的静态画卷,颈联『竹喧莲动』突然注入生活气息,尾联反用楚辞典故,将隐逸之趣推向高潮。全诗像一部运镜考究的山水纪录片,最后定格在诗人满足的微笑特写。
这幅秋暝图最妙处在虚实相生:『空山』实则充满生机,『随意』暗含执着选择。王维把禅宗的『空』转化为可触摸的诗意,雨后的山石、月下的松影、突然的笑语,都是穿透表象直抵本真的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