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邪》

两汉乐府 汉代

原文鉴读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白话今译

老天啊!我要和你相爱,让这份感情永远不消退。除非高山变平地,江水全枯竭,冬天打雷,夏天下雪,天地合并在一起,我才敢和你断绝!

注疏集解

1. 上邪:意为“天啊”,古代发誓常用语
2. 无绝衰:永不衰减
3. 山无陵:高山变为平地
4. 震震:雷声轰鸣
5. 雨雪:降雪(雨作动词用)
6. 天地合:天与地合为一体

创作背景

本诗属汉乐府《铙歌十八曲》之一,创作于西汉时期。乐府诗本是民间歌谣,经官方音乐机构采集整理后流传。汉代社会对男女情爱相对开放,民间常以激烈直白的语言表达情感。该诗可能源自长江流域民歌,其“江水为竭”的意象带有鲜明地域特征。与同时期文人诗的含蓄典雅不同,这类乐府民歌保留了鲜活的生活气息和原始情感张力。

作品赏析

这首汉代乐府民歌以女子口吻发出惊心动魄的爱情誓言。开篇直呼“上邪”破空而来,五个不可能实现的自然变异条件层层递进:高山夷平、江水枯竭、季节颠倒、天地相合,用极端意象反衬感情的坚贞。全诗仅35字却包含排山倒海般的情感力量,突破传统含蓄表达,开创了爱情诗直抒胸臆的先河。其夸张手法与《诗经·邶风·击鼓》的“死生契阔”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更为决绝激烈,展现了汉代民间文学特有的质朴与力度。

《上邪》的震撼力在于将抽象情感具象化为一系列壮阔的自然意象。诗人用“山无陵”等不可能现象构建起情感堡垒,在否定中完成最坚定的肯定。这种“反证法”抒情方式,使虚无缥缈的爱情承诺变得可触可感。天地巨变的画面既显爱情之重,又暗含对命运无常的隐忧,在炽烈中透出悲壮色彩。末句“乃敢”二字尤为精妙,表面是退让条件,实为永不妥协的宣言。

两汉乐府

流派:乐府诗派|民间歌谣体|现实主义诗歌

历代评骘

此诗发端突兀,如爆竹骤响,后五事叠用,如累棋危卵,令人心摇目眩。沈德潜 《古诗源》
连用五事为誓,奇情奇笔,自《诗经·柏舟》后未见如此决绝语。 王夫之 《古诗评选》
汉人言情之作,此为其最。不假雕饰而深情自现,后之《敦煌曲子词》颇得其髓。 梁启超 《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
五事皆天地变异,较之“海枯石烂”更进一层,的是民间口气,非文人所能道。 闻一多 《乐府诗笺》
直而能婉,浅而能深,后世《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即仿此调。 郑振铎 《中国俗文学史》

诗脉探源

意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