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夫人》

李白 唐代

原文鉴读

峨峨天上三珠宫,琳庭贝阙交玲珑,扶桑若木生西东。

朱光反射银汉侧,青雀翻飞明月中。椷书咫尺报蓬莱,王母西从瑶水来。

戴胜之冠切云笄,珣玗双佩秋兰裁。青娥三千不可以约略,后先婀娜纷趋陪。

烟軿电毂一时集,手翳琼枝胡至哉。斯时琪花散空碧,绿幢卒葆忽生色,枣熟如瓜宴瑶席。

吸沆瀣兮食紫虹,左流霞兮右金液。双成指顾三千娥,迭歌侑酌觞不息。

须臾又转绛节朝,天津两旗河鼓遥。湘妃和神起阳瑟,秦女按节来吹箫。

鸾匏鹤笛合九奏,电裳舞袖回风飘。南岳夫人笑相邀,麻姑赴会不待招,武夷曾孙歌且谣。

罗浮仙峰四百三十二,青玉为坛铁为桥,王母来往常逍遥。

飞云我忆蓬莱阁,儿时迎拜骖黄鹤。玉箱欲纪王母年,金门且问东方朔。▲

白话今译

看那天上巍峨的三珠宫殿,玉树琼楼交错生辉,扶桑神树在东西两端生长。朱红霞光映照着银河畔,青鸟在月宫中翩跹起舞。咫尺书信飞报蓬莱仙岛,西王母正从瑶池款款而来。

她头戴高耸的戴胜冠,云纹玉簪斜插发间,珣玗玉佩与秋兰香囊随风轻摆。三千青衣仙女难以细数,前后簇拥着婀娜相随。仙车如烟似电倏忽齐聚,手持琼枝的使者为何而来?此刻仙花漫天飘洒,翠绿华盖忽然焕彩,蟠桃宴上仙枣大如瓜。

吸饮夜露啊品尝紫霞,左捧流霞酒右持金液浆。董双成指挥三千仙女,轮番歌舞劝酒不停歇。转眼又见仙仗转向天河边,天津星与河鼓星遥遥相对。湘水女神调瑟奏阳春曲,弄玉公主按节吹响玉箫。

鸾笙鹤笛合奏九重仙乐,电光裳舞袖掀起回旋风。南岳夫人含笑相邀,麻姑不请自来赴宴,武夷仙童放声歌唱。罗浮山四百三十二座仙峰,青玉筑坛铁索为桥,西王母在此自在逍遥。

望着飞云我想起蓬莱阁,幼时曾驾黄鹤拜仙真。玉箱想记王母寿几何,且到金门问问东方朔。

注疏集解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天宝三载(744年)李白供奉翰林期间。时玄宗崇道至极,宫中常举行道教斋醮。李白借上元夫人(道教高阶女仙)宴会场景,既展现盛唐宫廷的奢华气象,又暗含对求仙风气的微妙讽喻。诗中'王母西从瑶水来'等句,可能暗指杨贵妃得宠之事。值得注意的是,李白将幼时在蜀中道观的生活记忆('儿时迎拜骖黄鹤')融入创作,形成独特的个人神话叙事。

作品赏析

这首诗展现李白游仙诗的典型特征:以道教神话为经纬,用瑰丽想象编织出立体仙境。开篇'峨峨天上'四字如镜头拉升,瞬间将读者带入云端。诗中空间层次极为丰富,既有横向的'扶桑若木生西东'的天地广度,又有纵向'朱光反射银汉侧'的宇宙深度。

诗人巧妙运用通感手法,'烟軿电毂'将视觉的朦胧与速度的迅捷结合,'吸沆瀣兮食紫虹'让味觉与色彩相通。结尾突然转入现实回忆,'飞云我忆蓬莱阁'的时空跳跃,正是李白'谪仙人'气质的绝佳体现。

全诗46句竟出现21种神话人物、17处仙境意象,却通过宴饮场景有机串联。这种'以宴统仙'的结构设计,既展现盛唐宫廷宴乐文化的投影,又暗含诗人'借仙境写人间'的深刻寓意。

《上元夫人》堪称盛唐游仙诗的巅峰之作,其想象之雄奇、辞采之绚烂、意境之恢弘,将道教神话审美推至全新高度。诗中'青娥三千''枣熟如瓜'等意象,既承袭《汉武帝内传》的母题,又赋予鲜活的动态美感。结尾处东方朔的突然出现,在仙凡交错中暗藏讽喻,体现李白诗歌'看似离尘出世,实则心系人间'的特质。

诗仙

李白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生卒:701年-762年

流派:盛唐浪漫主义诗派

诗脉探源

意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