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思》

徐幹

原文鉴读

沉阴结愁忧,愁忧为谁兴?
念与君相别,各在天一方。
良会未有期,中心摧且伤。
不聊忧餐食,慊慊常饥空。
端坐而无为,仿佛君容光。

峨峨高山首,悠悠万里道。
君去日已远,郁结令人老。
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
时不可再得,何为自愁恼?
每诵昔鸿恩,贱躯焉足保。

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辞。
飘摇不可寄,徙倚徒相思。
人离皆复会,君独无返期。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惨惨时节尽,兰华凋复零。
喟然长叹息,君期慰我情。
辗转不能寐,长夜何绵绵。
蹑履起出户,仰观三星连。
自恨志不遂,泣涕如涌泉。

思君见巾栉,以益我劳勤。
安得鸿鸾羽,觏此心中人。
诚心亮不遂,搔首立悁悁。
何言一不见,复会无因缘。
故如比目鱼,今隔如参辰。

人靡不有初,想君能终之。
别来历年岁,旧恩何可期。
重新而忘故,君子所尤讥。
寄身虽在远,岂忘君须臾。
既厚不为薄,想君时见思。▲

白话今译

阴云密布凝结忧愁,这忧愁为谁而生?
想起与你分别后,各自天涯一方。
美好的重逢遥遥无期,心中悲痛欲绝。
食不甘味,常感空虚饥饿。
呆坐无所事事,眼前总浮现你的面容。

巍峨高山之巅,漫漫万里长路。
你离去已多时,郁结心事催人老。
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恍若暮春凋零的草。
时光一去不复返,何必自寻烦恼?
每当想起昔日恩情,我这卑微之躯何足挂齿。

浮云悠悠飘荡,愿托它捎去我的心声。
可惜飘摇难寄,只能徘徊空相思。
别人离别终能重聚,唯独你归期无望。
自你走后,明镜蒙尘也懒得擦拭。
思念如滔滔江水,永无枯竭之时。

凄凉的季节将尽,兰花凋谢又飘零。
长叹一声,盼你能慰藉我情。
辗转反侧难入眠,漫漫长夜无尽头。
披衣起身出门去,仰望天上三星相连。
自恨心愿难实现,泪如泉涌湿衣襟。

看见你用过的梳篦,更添思念之苦。
怎能拥有鸿雁鸾鸟的翅膀,飞去见心上人?
真心诚意终难如愿,抓耳挠腮心焦躁。
为何一别难再见,重逢机缘全无?
昔日如比目鱼相依,今似参商两星永隔。

人都有好的开始,望你能善始善终。
分别已过多年,旧日恩情怎敢奢望。
喜新厌旧之举,君子最是鄙夷。
虽身在远方,片刻未敢忘你。
既然深情厚谊,想你也会常思念。

注疏集解

1. 沉阴:阴云密布,喻心情忧郁
2. 慊慊(qiàn):空虚不满足的样子
3. 峨峨:山势高峻
4. 巾栉:毛巾和梳子,指日常生活用品
5. 比目鱼:传说中双目同侧的鱼,喻形影不离
6. 参辰:参星与辰星,此出彼没永不相见

创作背景

徐幹是东汉末年'建安七子'之一,生活在战乱频仍的时代。《室思》创作于汉末社会动荡时期,大量男子被迫离家征战或远游谋生,造成无数家庭离散。诗歌虽以闺怨为主题,实则折射了乱世中普通人的生存困境。建安文学倡导'慷慨悲凉'的风格,此诗在婉约中暗含时代悲音,通过个人情感表达,反映了战乱给民众带来的精神创伤。

作品赏析

《室思》是东汉徐幹的代表作,全诗六章,以女子口吻抒写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诗人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意象组合,将思妇的愁绪层层递进:从最初的茶饭不思、睹物思人,到后来的夜不能寐、泪如雨下,再到最后的自我宽慰与执着等待,完整展现了古代女性在独守空闺时的情感世界。

艺术特色上,诗歌善用比兴手法,'浮云何洋洋''思君如流水'等比喻清新自然;'峨峨高山''悠悠万里'的空间描写与'暮春草'的时间意象交织,构成宏大的时空背景。语言质朴真挚,'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等句成为后世模仿的经典句式。

情感表达上,诗人既写出了思妇的柔肠百转,又通过'人靡不有初,想君能终之'等句展现了传统女性对婚姻的忠贞期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普遍的人性关怀。

《室思》营造出一种绵长深沉的思念意境。开篇'沉阴结愁忧'即以天气喻心情,奠定全诗忧郁基调。中间四章通过浮云、流水、三星等意象,将抽象思念具象化,形成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思君如流水'的比喻尤为精妙,既写出思念的连绵不断,又暗含时间流逝的无奈。

诗歌意境由内而外层层拓展:从室内的明镜、巾栉,到户外的三星、兰花,再到想象中的高山万里,空间转换中情感不断升华。最后'既厚不为薄'的自我宽慰,在绝望中保留希望,使全诗意境达到哀而不伤的审美高度。

徐幹

历代评骘

徐伟长《室思》六章,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刘勰 文心雕龙
自君之出矣八句,后人拟者众矣,终不能及
胡应麟 诗薮
建安中,徐、陈、应、刘,争制夫思之章,而幹为最
钟嵘 诗品
其思深,其情苦,'不聊忧餐食'二十字,可抵《卷耳》一篇
沈德潜 古诗源

诗脉探源

意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