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冯宫教》

徐鹿卿 宋代

原文鉴读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白话今译

无数的白云在空中翻腾怒吼, 啊!这壮阔的景象宛如北冰洋的奇观! 浩瀚的太平洋倾尽全力,仿佛要将地球掀翻。 啊!我眼前奔涌着滔天巨浪! 啊!永恒的毁灭,永恒的创造,永恒的拼搏! 啊!力量!力量! 这是力量的画卷,力量的舞姿,力量的乐章,力量的诗篇,力量的旋律啊!

注疏集解

1. 北冰洋情景:比喻白云翻涌如极地冰川崩裂的壮景
2. 洪涛:既指自然界的巨浪,亦暗喻时代变革浪潮
3. 律吕:古代音律,此处喻指力量的内在节奏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1920年代新文化运动高潮期,当时徐鹿卿任教于北京大学。冯宫教具体所指不详,或为某冯姓宫廷教师。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将传统宫廷祝寿题材进行现代性改造,以西方浪漫主义的宏大叙事取代中式贺寿的吉祥套语,反映知识阶层在时代变革中的精神转向。

作品赏析

徐鹿卿以排山倒海的笔触构建动态意象群,全诗七次'啊啊'感叹形成情感涡流。'怒涌的白云'与'提起的太平洋'构成垂直与水平的力量交织,'毁坏-创造-努力'的三重递进展现生命辩证法则。末段五个'力的'排比将自然伟力升华为艺术本体,体现新文化运动时期对'力之美'的崇拜。

诗人突破传统祝寿诗的典雅范式,用宇宙级意象重构贺寿主题——将个体生命置于洪荒之力中淬炼,彰显五四时期特有的狂飙精神。'推倒地球'的夸张想象,实为对旧时代彻底的破坏宣言。

本诗创造性地将祝寿场景解构为力与美的宇宙剧场。在空间维度上,北冰洋的凝固力与太平洋的流动感形成张力;在时间维度上,毁灭与创造构成永恒轮回。这种将微观寿辰与宏观宇宙并置的手法,令人联想到郭沫若《女神》的浪漫主义气质,但更具视觉冲击力。诗中'力的绘画'等通感修辞,实现了从物理力量到艺术能量的转化。

徐鹿卿

历代评骘

以大洋怒涛喻寿辰,真古今未有之奇想,然气魄雄浑处自见真心
钱玄同 《新青年》第七卷
五个'力的'排比如重锤击鼓,令新诗获得金石之声
朱自清 《新诗杂话》
较之胡适之《鸽子》,徐君更得惠特曼神髓
闻一多 《红烛》批注
破坏与创造之辩证,暗合尼采超人哲学
周作人 1923年日记

诗脉探源

意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