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校书秩满归河中》

耿湋 唐代

原文鉴读

古树汾阴道,悠悠东去长。位卑仍解印,身老又还乡。
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音书须数附,莫学晋嵇康。

白话今译

古老的树木矗立在汾河岸边的小路上,河水悠悠向东流去。官职卑微的我解下印信,年老之际又回到故乡。秋天的河水平静地漫过堤岸,城门在夕阳中静静关闭。记得多寄书信来,别学那晋朝的嵇康音讯全无。

注疏集解

解印:辞去官职。晋嵇康:指嵇康因孤傲不与权贵往来,最终被害,此处劝友人保持联系。

创作背景

耿湋作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此诗当作于安史之乱后。当时士人普遍有归隐倾向,诗中'解印''还乡'正是时代缩影。河中指蒲州(今山西永济),地处长安与洛阳之间,是文人往来要道,故送别题材常见。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汾阴古树、东流河水起兴,勾勒出萧瑟秋景,烘托诗人卸任归乡的复杂心境。'位卑仍解印'四句平实如话,却暗含对官场淡漠的自嘲与乡愁。末联以嵇康典故作警,将离情提升至处世哲学层面。全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在唐代送别诗中别具一格。

诗人选取'古树''秋岸''夕阳'等意象,构建出苍茫时空感。悠悠河水既是眼前景,又隐喻岁月流逝;紧闭城门象征人生阶段的终结。最后笔锋一转,以'音书'的期待冲淡离愁,体现唐人送别诗哀而不伤的特质。这种虚实相生的意境营造,展现了中唐诗歌由雄浑向沉郁的过渡特征。

耿湋

字:洪源

生卒:约720年-约785年

流派:大历诗派

历代评骘

耿拾遗诗如秋林疏叶,自饶远韵
胡震亨 唐音癸签
其送别诸作,皆情真语挚,不事雕琢
纪昀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末句用典精当,劝诫之意在言外
沈德潜 唐诗别裁
大历诗人中,湋作最得陶谢遗意
贺裳 载酒园诗话

诗脉探源

意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