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端》

卢纶 唐代

原文鉴读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自堪悲 一作: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掩泪 一作:掩泣)

白话今译

荒凉的旧关到处是枯萎的野草,离别时心中充满悲伤。 你离去的道路延伸至寒云之外,我归来时已是暮雪纷飞。 年少丧父让我早早漂泊异乡,历经磨难才与你相识却已太迟。 只能掩面哭泣望着你远去的身影,在这战乱年代何时才能再相聚。

注疏集解

1. 故关:旧时的关隘,暗示荒凉破败之景

2. 寒云:既指冬季阴云,又暗喻前途艰险

3. 暮雪:傍晚的飞雪,烘托离别时的凄凉氛围

4. 少孤:指诗人幼年丧父的身世

5. 风尘:既指自然风雪,又暗指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时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后的大历年间,当时卢纶正辗转于各地幕府。李端同为'大历十才子'成员,二人交谊深厚。诗中'多难识君迟'既指个人遭际,也暗喻战乱导致文士流离的时代背景。唐代宗时期虽叛乱平息,但藩镇割据、民生凋敝的社会现实,使知识分子普遍怀有深重的忧患意识。

作品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以萧瑟的冬景开篇,通过'衰草''寒云''暮雪'等意象层层渲染离愁。颔联'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形成空间与时间的双重对比,友人远去天涯,自己独踏归途。颈联转入身世之叹,'早''迟'二字道尽人生况味。尾联'掩泪空相向'的细节描写尤为动人,将乱世中知己难逢的悲怆推向高潮。

全诗语言质朴却情感深挚,在严冬景物与身世飘零的双重铺垫下,把普通送别升华为对命运无常的深刻咏叹。卢纶善用环境烘托情感,此诗堪称大历十才子送别诗中的典范之作。

诗人选取最具冲击力的视觉意象构建意境:横向铺展的衰草展现空间荒芜,纵向延伸的寒云暗示前路渺茫,纷扬的暮雪则构成时间维度上的苍凉。三种意象交织成立体的悲伤空间,使离别之情具象可感。'少孤为客早'的切身之痛与'风尘何处期'的时代忧患相互渗透,个人命运与家国动荡在雪中送别的场景里达成艺术统一。

卢纶

字:允言

生卒:约748年—约799年

流派:边塞诗派|现实主义

历代评骘

衰草寒云,写尽天涯羁旅之况。少孤多难,字字血泪
胡应麟 诗薮
末句'风尘何处期',非独言离别,实概叹中唐板荡之象
沈德潜 唐诗别裁
卢纶送别诗,当以此篇为第一。气格沉雄,意绪悲凉
贺裳 载酒园诗话
'人归暮雪时'五字,画出一幅风雪夜归图,而离思自见
黄生 唐诗摘抄
大历诗人中,卢允言最得少陵遗响,此诗可证
管世铭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诗脉探源

意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