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鉴读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自堪悲 一作: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掩泪 一作:掩泣)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掩泪 一作:掩泣)
1. 故关:旧时的关隘,暗示荒凉破败之景
2. 寒云:既指冬季阴云,又暗喻前途艰险
3. 暮雪:傍晚的飞雪,烘托离别时的凄凉氛围
4. 少孤:指诗人幼年丧父的身世
5. 风尘:既指自然风雪,又暗指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时局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后的大历年间,当时卢纶正辗转于各地幕府。李端同为'大历十才子'成员,二人交谊深厚。诗中'多难识君迟'既指个人遭际,也暗喻战乱导致文士流离的时代背景。唐代宗时期虽叛乱平息,但藩镇割据、民生凋敝的社会现实,使知识分子普遍怀有深重的忧患意识。
这首五言律诗以萧瑟的冬景开篇,通过'衰草''寒云''暮雪'等意象层层渲染离愁。颔联'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形成空间与时间的双重对比,友人远去天涯,自己独踏归途。颈联转入身世之叹,'早''迟'二字道尽人生况味。尾联'掩泪空相向'的细节描写尤为动人,将乱世中知己难逢的悲怆推向高潮。
全诗语言质朴却情感深挚,在严冬景物与身世飘零的双重铺垫下,把普通送别升华为对命运无常的深刻咏叹。卢纶善用环境烘托情感,此诗堪称大历十才子送别诗中的典范之作。
诗人选取最具冲击力的视觉意象构建意境:横向铺展的衰草展现空间荒芜,纵向延伸的寒云暗示前路渺茫,纷扬的暮雪则构成时间维度上的苍凉。三种意象交织成立体的悲伤空间,使离别之情具象可感。'少孤为客早'的切身之痛与'风尘何处期'的时代忧患相互渗透,个人命运与家国动荡在雪中送别的场景里达成艺术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