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鉴读
射策名先著,论兵气自雄。能全季布诺,不道鲁连功。
流水蒹葭外,诸山睥睨中。别君秋日晚,回首夕阳空。
流水蒹葭外,诸山睥睨中。别君秋日晚,回首夕阳空。
射策:汉代科举考试形式,此处指进士及第 | 季布诺:楚汉时期季布以守信著称,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典故 | 鲁连功:战国鲁仲连曾助赵退秦却拒受封赏 | 睥睨:城墙上的矮墙,此处形容山势如城墙环抱
李嘉祐作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此诗约作于安史之乱后。当时文人多怀济世之志却难遇明主,诗中"不道鲁连功"的感慨,折射出中唐士人功业难成的普遍心态。秋日送别的场景,可能发生在作者任职江南期间。
这首送别诗以豪迈笔调开篇,通过"射策""论兵"展现友人文武双全的形象。颔联用季布、鲁仲连两个典故,既赞美友人重诺轻利的品格,又暗含对其怀才不遇的惋惜。后四句转入景物描写,蒹葭流水与巍峨群山构成苍茫背景,秋日夕阳的意象将离别愁绪推向高潮,"回首夕阳空"五字尤显余韵悠长。
诗人选取秋日黄昏的特定时空,将人物置于蒹葭流水与睥睨群山的宏大场景中,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前四句的豪放与后四句的苍凉相互映衬,功名意气终归于天地寂寥的哲学感悟。夕阳下的回首动作,凝固成中国古典诗歌中经典的离别意象。
用典自然如水中着盐,季布、鲁连二事并提,见其品格胸襟后四句写景绝妙,睥睨字尤奇,群山若拱卫送客也大历诗多柔弱,此作独存盛唐筋骨,结句得味外味嘉祐送别诗,每于壮阔处见苍凉,此篇最称高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