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鉴读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秋风里青枫叶沙沙作响,冷雨淅淅沥沥更添凄凉。远远望去,楚地的秋色朦胧迷茫。有谁会怜惜这孤舟中的贬谪之人呢?唯有天边的白云,默默相送他一路向西。
1. 飒飒: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
2. 楚:指江西一带,古属楚地
3. 逐客:被贬谪的官员,指明卿
4. 大江西:指赣江流域,明卿贬谪目的地
此诗作于嘉靖年间,时李攀龙在京任职,友人明卿(具体身份待考)因故被贬江西。明代官场倾轧严重,贬谪者往往凶多吉少。诗人身为'后七子'领袖,在复古文风中追求'格高调古',此诗即体现其'以景结情'的创作主张,将政治感慨隐于景物描写,符合明代文人含蓄表达的政治生存智慧。
这首七绝以凄风苦雨的秋景开篇,青枫飒飒与冷雨凄凄的视听交织,瞬间营造出浓郁的离愁氛围。'遥看入楚迷'的远景描写,既点明友人去向,又以'迷'字暗示前途未卜的担忧。后两句笔锋一转,用'孤舟逐客'的孤独意象与'白云相送'的永恒意象形成强烈对比——人间无人送行,唯有自然永恒相伴,既显世态炎凉,又见诗人深情。全诗仅28字,却将送别之情、贬谪之痛、自然之慰三重意境层层递进,堪称明代送别诗中的凝练之作。
诗人选取最具楚地特色的青枫、秋雨构建空间意象,通过'飒飒''凄凄'的叠词强化听觉感受,使读者未至江西已先感其萧瑟。'白云相送'的奇特意象,既打破'孤舟无伴'的悲凉格局,又将送别之情升华至天地境界。这种以自然永恒反衬人生漂泊的手法,与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异曲同工,但更显空灵超脱。
青枫白云,送客之思,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攀龙七绝,字字锤炼而自然高妙,此诗结句尤见化工后七子送别诸作,当以此篇为第一,不著愁语而愁思自深白云相送句,从太白'孤帆远影'化出,而别具一种苍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