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日本》

钱起 唐代

原文鉴读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白话今译

僧人随缘来到大唐,来时路途如梦般缥缈。乘着法舟穿越沧海,仿佛浮在天际般轻盈。水中月影映照禅心,鱼龙也静听诵经声。最怜那一盏孤灯影,照亮万里归途明。

注疏集解

1. 上国:指唐朝,当时日本僧人常来中国学习佛法
2. 法舟:既指渡海船只,也暗喻佛法如舟
3. 水月:佛教常用意象,象征空灵禅境
4. 一灯:佛经中常以灯喻佛法,此处双关船灯与佛法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盛唐时期,当时日本派遣大量遣唐使学习中原文化,佛教交流尤为频繁。钱起作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常与僧人交往。诗中归日僧人或为真实人物,反映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也寄托了诗人对佛法传播的赞叹。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空灵笔触描绘日本僧人归国场景。首联'来途若梦行'奠定虚幻基调,颔联'浮天沧海远'展现浩渺意境,颈联'鱼龙听梵声'赋予自然物以佛性。尾联'一灯影'成为诗眼,既是夜航明灯,又象征佛法长明。全诗将地理行程升华为精神之旅,体现唐代中外佛教交流的盛况。

诗人通过虚实相生的手法,将渡海行程转化为禅意盎然的修行之旅。'浮天'与'水月'的意象群构建出空明境界,'鱼龙听梵'的拟人写法暗含佛法无边之意。结尾孤灯意象极具张力,微小灯火与万里沧溟形成强烈对比,突显佛法穿越时空的力量。

钱起

字:仲文

生卒:约710年-782年

流派:山水田园诗派

历代评骘

空海之游写得如许缥缈,后四句尤入禅理
胡应麟 诗薮
'浮天'句真能状沧海之观
沈德潜 唐诗别裁
结语孤灯万里,佛法人心俱现
王士禛 带经堂诗话
钱仲文此作,得王孟之空灵,具岑高之壮阔
翁方纲 石洲诗话

诗脉探源

意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