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 怀旧》

范仲淹 宋代

原文鉴读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留人睡 一作:留人醉)

白话今译

蓝天飘着白云,黄叶铺满大地,秋色与江水相连,波光上浮动着青翠的寒烟。群山映着斜阳,天水在远方相接,无情的芳草啊,一直延伸到夕阳照不到的更远方。

思乡的愁绪令人黯然神伤,羁旅的愁思纠缠不休。除非夜夜都有美梦,才能暂得安睡。别独自在高楼倚栏望月,那酒水流入愁肠,全都化成了思念的泪水。

注疏集解

1. 寒烟翠:秋日水面上青翠的雾气
2. 芳草无情:暗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典故
3. 黯乡魂:因思乡而心神沮丧
4. 追旅思:摆脱不了的旅途愁绪
5. 好梦留人睡:一作'好梦留人醉',体现借酒消愁的无奈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范仲淹西北戍边期间(1038-1040年)。当时西夏叛乱,52岁的范仲淹以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身份驻守延州(今延安)。词中'旅思''乡魂'正是戍边将领在壮岁离家的真实写照。值得注意的是,范仲淹在戍边期间创作了多首风格迥异的边塞词,既有'塞下秋来风景异'的雄浑,也有这首'酒入愁肠'的婉约,展现其作为'文武全才'的多元创作面貌。

作品赏析

全词以秋景起兴,'碧云天,黄叶地'六字便勾勒出宏阔的秋日画卷。上片写景由近及远,从云天到江水再到斜阳外的芳草,空间层次分明。'芳草无情'的拟人手法,暗喻故乡遥不可及。

下片直抒胸臆,'黯乡魂'二句对仗工整,将羁旅愁思具象化。'酒入愁肠'三句是千古名句,用夸张手法将无形愁思转化为可见的泪水,与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异曲同工。全词情景交融,展现了宋代士大夫的深沉家国情怀。

这首词最动人处在于将壮阔秋景与细腻情思完美结合。开篇的'碧云天,黄叶地'以强烈色彩对比营造视觉冲击,而结尾的'相思泪'又回归至柔至微的情感表达。范仲淹作为政治家,词中不见庙堂之气,反而流露出文人特有的敏感与忧郁。'明月楼高休独倚'的自我劝诫,体现了中国文人'发乎情,止乎礼'的情感节制美学。

范仲淹

字:希文

号:文正(谥号)

生卒:989年-1052年

流派:古文运动代表,开豪放词风先河

历代评骘

此词前段多入丽语,后段纯写柔情,遂成绝唱
沈际飞 《草堂诗余正集》
范文正公词,铁石心肠人亦作此消魂语
许昂霄 《词综偶评》
希文(范仲淹)'碧云天'一词,前段绘景如生,后段言情至切,遂令铁石心肠为之一变
黄苏 《蓼园词评》
公之正气塞天地,而情语入妙至此,所谓英雄回首即神仙也
邹祗谟 《远志斋词衷》
范文正《苏幕遮》一阕,前段可入画,后段可入乐
先著 《词洁》

诗脉探源

意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