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珙

原文鉴读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白话今译

秋风把洞庭湖水吹得苍老,仿佛湘君一夜愁白了头。
醉醺醺分不清是天映水中,满船的清梦沉甸甸压着星河走。

注疏集解

龙阳县:今湖南汉寿
青草湖:洞庭湖东南部水域
湘君:湘水女神,传说舜帝妃子娥皇女英化身
天在水:湖水倒映星空产生的错觉
压星河:形容梦境之重与星河的流动感形成奇妙对比

创作背景

唐珙是元代诗坛隐逸派代表,此诗作于晚年漫游洞庭时。元代文人常借酒避世,诗中醉态描写折射出时代压抑下的精神突围。青草湖作为洞庭湖支流,自古是文人泛舟咏怀之地,屈原、杜甫等均有题咏,唐珙在此既承楚辞浪漫传统,又开元代冷峻诗风。

作品赏析

全诗以超现实笔法构建双重幻境。前两句拟人化描写秋风中的洞庭湖,将波浪褶皱比作湘君白发,暗示岁月沧桑。后两句转入微醺视角,'天在水'的错觉与'梦压星河'的奇想,形成天地倒置的梦幻场景。诗人用'压'字精妙串联虚实,既表现醉梦的沉重感,又暗喻精神世界对现实的超越。

这种物我两忘的境界,与李白'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异曲同工,但更具视觉冲击力。全诗28字中,'老''白''醉''梦'等字眼构成衰老与超脱的张力,体现元代文人特有的苍茫与洒脱。

此诗创造性地将三种时空叠印:现实中的秋湖、神话中的湘君、醉眼里的星河。首句'吹老'赋予自然以生命刻度,次句用神话人物强化时间流逝感,后两句突然转入主观幻觉,形成从宏阔到精微的视角转换。'压星河'的意象尤其精警,既符合船只摇晃的物理真实,又暗含'人生如梦'的哲学思考,在有限篇幅中完成从具象到抽象的审美飞跃。

唐珙

历代评骘

唐珙此诗后二句,真有挟山超海之意,寻常梦境道不出
胡应麟 《诗薮》
'压星河'三字,力透纸背而不失空灵,元人诗之冠冕
王士禛 《带经堂诗话》
化用李商隐'星沉海底当窗见'而更见奇崛,醉眼观物之妙尽矣
纪昀 《四库全书总目》
前二句悲慨,后二句旷达,四句间有老杜沉郁、太白飘逸之致
沈德潜 《元诗别裁集》

诗脉探源

意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