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司业诗》

王安石 宋代

原文鉴读

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白话今译

苏州的张籍老先生诗名远扬,人们都夸他写的乐府诗精妙如神。

那些诗句表面看着平平常常,内里却藏着惊人的功力;完成好像不费力气,其实背后不知熬过多少艰辛。

注疏集解

1. 张司业:指中唐诗人张籍,曾任国子司业
2. 乐府:指张籍擅长的乐府诗体裁
3. 奇崛:形容诗文风格奇特挺拔
4. '成如容易'句:揭示艺术创作'举重若轻'的至高境界

创作背景

张籍作为韩愈大弟子,其乐府诗以白描手法反映民间疾苦,语言通俗而意蕴深刻。王安石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主张'以故为新',对张籍这类唐代诗人尤为推崇。此诗可能作于王安石编选《唐百家诗选》期间,通过评价张籍诗歌,间接表达自己的诗学主张。

值得注意的是,王安石自身诗歌创作也追求'看似寻常最奇崛'的境界,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锤炼,正与这首诗的评价标准形成互文。

作品赏析

这首七绝是王安石对张籍诗歌的精准点评。前两句直陈张籍诗坛地位,后两句以辩证法揭示艺术真谛——'寻常'与'奇崛'、'容易'与'艰辛'的辩证统一,恰是宋代诗学'平淡中见奇崛'审美观的典型体现。诗人用简练语言道破创作本质:真正的好诗往往经过千锤百炼后呈现出举重若轻的状态。

全诗结构精巧,前两句叙事,后两句说理,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跃升。'看似''成如'的转折句式,构成富有哲理的审美判断,成为后世评价艺术创作的经典范式。

王安石以创作者视角,敏锐捕捉到张籍乐府诗'化奇崛为寻常'的艺术特质。诗中展现的创作观,既是对张籍'用常得奇'创作特色的总结,也折射出宋代文人追求'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审美理想。'艰辛'与'容易'的转化过程,恰是艺术创作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生动写照。

这种评价本身也构成一种诗学范式,后世评价陶渊明'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评价苏轼'渐老渐熟,乃造平淡'等,都可视为这一批评传统的延续。

王安石

字:介甫

号:半山

生卒: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流派:临川诗派|经世文学

历代评骘

半山此绝实为千古评诗之圭臬,二十八字道尽艺术三昧
钱钟书 《谈艺录》
后二句不独评张籍,凡古今佳诗皆可作如是观
袁枚 《随园诗话》
安石此作自道甘苦语,非深于诗者不能道
方东树 《昭昧詹言》
以易见难,因浅识深,此评可悬诸艺苑为鉴
叶燮 《原诗》

诗脉探源

意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