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鉴读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苏州的张籍老先生诗名远扬,人们都夸他写的乐府诗精妙如神。
那些诗句表面看着平平常常,内里却藏着惊人的功力;完成好像不费力气,其实背后不知熬过多少艰辛。
1. 张司业:指中唐诗人张籍,曾任国子司业
2. 乐府:指张籍擅长的乐府诗体裁
3. 奇崛:形容诗文风格奇特挺拔
4. '成如容易'句:揭示艺术创作'举重若轻'的至高境界
张籍作为韩愈大弟子,其乐府诗以白描手法反映民间疾苦,语言通俗而意蕴深刻。王安石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主张'以故为新',对张籍这类唐代诗人尤为推崇。此诗可能作于王安石编选《唐百家诗选》期间,通过评价张籍诗歌,间接表达自己的诗学主张。
值得注意的是,王安石自身诗歌创作也追求'看似寻常最奇崛'的境界,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锤炼,正与这首诗的评价标准形成互文。
这首七绝是王安石对张籍诗歌的精准点评。前两句直陈张籍诗坛地位,后两句以辩证法揭示艺术真谛——'寻常'与'奇崛'、'容易'与'艰辛'的辩证统一,恰是宋代诗学'平淡中见奇崛'审美观的典型体现。诗人用简练语言道破创作本质:真正的好诗往往经过千锤百炼后呈现出举重若轻的状态。
全诗结构精巧,前两句叙事,后两句说理,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跃升。'看似''成如'的转折句式,构成富有哲理的审美判断,成为后世评价艺术创作的经典范式。
王安石以创作者视角,敏锐捕捉到张籍乐府诗'化奇崛为寻常'的艺术特质。诗中展现的创作观,既是对张籍'用常得奇'创作特色的总结,也折射出宋代文人追求'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审美理想。'艰辛'与'容易'的转化过程,恰是艺术创作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生动写照。
这种评价本身也构成一种诗学范式,后世评价陶渊明'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评价苏轼'渐老渐熟,乃造平淡'等,都可视为这一批评传统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