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诸葛绣香园》

白玉蟾 宋代

原文鉴读

碧桃枝上东风转,一点阳和开柳眼。
何人收拾罗浮香,藏在此园天不管。
每岁东君召勾芒,玉壶淡淡晴烟暖。
佳人有恨嫌花迟,王孙不来空草偃。
南阳公子笔下诗,先遣一番风雨趱。
底事莺啼似骂春,山川失色花神赧。
浅碧牡丹呈一枝,嫩红艾药开数本。
小池水脉涨春波,古洞烧痕铺翠巘。
寒泉漱玉夺琴声,旧竹移阴侵酒盏。
如人画出香锦图,任与白云自舒卷。
海棠落池春闭门,杜鹃声断蜂蝶懒。
秧针刺水盈南亩,老桑脱树蚕方茧。
其他苑囿皆春归,酒酹花魂不可挽。
此园春色无增损,主人不肯扃池馆。
荷花吐出十丈红,芹秀泥融燕空卵。
茉莉避席方夏阑,芙蓉弹冠已秋晚。
面兰琢句诗清新,宾菊开樽意萧散。
彤桂风中金屑飞,早梅雪里璚香远。
晓来泣烟枝上猿,夜静吠月花间犬。
壶中景富人荣华,身外天寒苦日短。
醉后焚香厌濁醪,诗成入口胜金脔。
水晶帘捲翡翠屏,何必蓬莱和阆苑。
诸郎青衿辈侃侃,一觞一咏心燕衎。
红袖佯醉倚莆萄,白丁不敢蹑苔藓。
诗翁一字轻华衮,南来见此亦希罕。
主人青眸终日阮,会将此诗刊翠琬。▲

白话今译

东风拂过碧桃枝头,柳芽被暖意轻轻点醒。是谁将罗浮山的芬芳藏进这园子,连上天都装作没看见?每年春神召唤草木之神时,玉壶里飘着淡烟般的晴暖。美人埋怨花开太慢,心上人迟迟不来,空留春草倒伏一片。南阳才子的诗句抢先招来风雨,惹得黄莺啼叫像在骂春,连山川都失了颜色,花神羞红了脸。浅碧的牡丹才开一枝,嫩红的芍药已绽数朵。小池春水漫涨,古洞烧过的山崖铺满新绿。寒泉漱石声压过琴音,老竹的影子爬进酒杯。这园子像幅活生生的锦绣画,白云自在卷舒其间。海棠落水春门闭,杜鹃声停蜂蝶懒。秧苗刺破水田,桑树老叶落尽蚕正结茧。别的园子春色将尽,这里却永驻春光,主人从不锁园门。荷花喷出十丈红焰,芹草秀美燕子空巢。茉莉刚退席夏天就溜走,芙蓉戴帽时秋已晚。面兰写诗句句清新,对菊饮酒心怀散淡。金桂风中撒碎金,早梅雪里送远香。清晨猿猴泣烟枝,深夜犬吠月花间。壶中天地富足,人间冬日苦短。醉后焚香厌浊酒,诗句入口胜珍馐。水晶帘卷翡翠屏,何须寻仙蓬莱境?少年们衣襟青青谈笑风生,红袖姑娘假醉倚葡萄架,白丁不敢踏青苔。诗翁一字重过官服,南方来客见此称奇。主人终日青眼相待,要把这诗刻上翠玉碑。

注疏集解

罗浮香:指广东罗浮山特产香料,喻珍稀芬芳。
勾芒:古代传说中的木神,司春。
南阳公子:或指诸葛亮,此处借指才子。
璚香:同'琼香',美玉般的香气。
青衿:学子服饰,代指读书人。
刊翠琬:刻在翠绿色玉石上。

创作背景

白玉蟾作为南宋道教南宗五祖之一,此诗约作于嘉定年间(1208-1224)云游岭南时期。当时权相史弥远专权,文人多寄情山水。罗浮山作为道教第七洞天,其朱明洞正是白玉蟾修炼处,诗中'罗浮香'即源于此。诸葛绣香园或为某诸葛氏私园,也可能是虚指——道教常以'诸葛'喻智慧,'绣香'暗合内丹修炼术语。值得注意的是,诗中'南阳公子'既可能实指园主,更是诗人自况,展现其融合儒家诗教与道家玄思的独特创作观。

作品赏析

这首长达240字的七言古风宛如展开的春日长卷,白玉蟾以道人的超然视角与诗人的细腻笔触,描绘出绣香园中生生不息的四季轮回。开篇'碧桃''柳眼'点醒东风,旋即用'天不管'三字赋予园林遗世独立的仙气。全诗暗含两条脉络:明写园景从春到秋的嬗变,暗喻人生荣枯的哲思。'王孙不来空草偃'道尽等待的寂寥,'山川失色花神赧'则展现诗笔惊天的气势。最妙在'此园春色无增损'的转折,将物理时空升华为永恒的精神家园。结尾'壶中景富'与'身外天寒'的对比,凸显道教诗人对尘世富贵的淡泊。全诗用典自然如'罗浮香''南阳公子',设色明艳似'浅碧牡丹''嫩红艾药',声画交织若'寒泉漱玉''杜鹃声断',最终归入'何必蓬莱'的逍遥境界。

白玉蟾笔下的绣香园是现实与幻境的叠影。开篇的碧桃柳眼尚属寻常春景,但'藏在此园天不管'一句便掀开仙家帷幕。诗人以道眼观物:风雨被拟作诗才驱遣,花开花落皆成有灵性的表演。中段铺陈的'荷花十丈红''早梅璚香远'等意象,突破物理限制,构建出膨胀变形的诗意空间。最耐人寻味的是时间处理——春闭门时夏已阑,秋未至而冬梅发,这种时间褶皱正是道教'洞中方七日'的宇宙观体现。全诗最终在'水晶帘捲翡翠屏'的澄明中达成对人间仙境的确认,比实际园林更真实的是诗人用文字重塑的永恒春天。

白玉蟾

字:如晦

号:海琼子、琼山道人、神霄散吏

生卒:1194年-1229年(存疑,另有1134年-1229年之说)

流派:道教文学流派|金丹派南宗|神霄雷法传承

历代评骘

其诗如流霞缀空,倏忽万变,而自有丹家绳墨
元 赵道一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白玉蟾词赋俊逸,如龙飞碧落,鹤唳青霄
明 杨慎 《词品》
南宗丹诀,尽在'壶中景富'四字中
清 仇兆鳌 《悟真篇集注》
琼琚之章,读之如嚼冰雪
宋 葛长庚 《海琼问序》

诗脉探源

意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