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鉴读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东南这一带地势优越,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钱塘自古就繁华热闹。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竹帘、翠绿的帷幕,高低错落住着十万户人家。茂密如云的树木环绕着沙堤,汹涌的浪涛卷起霜雪般的白沫,钱塘江像天然壕沟般望不到边。市场上陈列着珠宝玉石,家家户户堆满绫罗绸缎,人们竞相攀比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山峦清秀美好,有深秋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飘荡着羌笛声,夜晚传来采菱歌,钓鱼的老翁和采莲的姑娘其乐融融。大批骑兵簇拥着牙旗,乘着醉意听箫鼓演奏,吟诗作赋欣赏山水风光。改日把这美景画下来,回到朝廷时好向同僚夸耀。
1. 三吴:指吴兴、吴郡、会稽三地
2. 天堑:天然壕沟,指钱塘江
3. 高牙:将军的牙旗,代指高官
4. 凤池:凤凰池,代指中书省
5. 重湖:西湖分里湖外湖
此词作于柳永青年时期游历杭州时。北宋仁宗年间,杭州作为东南第一都会,商业繁荣、风景秀美。词中'千骑拥高牙'可能暗指时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传说柳永为求引荐而作此词。作品既保留民间词的生活气息,又展现文人词的炼字功力,是柳永从俗词向雅词过渡的代表作,也是现存最早的都市风情词之一。
这首词以铺陈手法描绘北宋杭州的繁华景象。上阕从宏观地理到微观市井,用'烟柳画桥''市列珠玑'等意象立体呈现都市风貌;下阕聚焦西湖胜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成为千古名句。全词采用赋体笔法,通过视觉(云树绕堤)、听觉(羌管菱歌)、嗅觉(桂子荷香)多维度描写,形成'太平气象'的艺术典型。结尾'归去凤池夸'暗含对仕途的期待,体现柳永早期创作中难得的豪迈之气。
词作构建出'都市山水交响曲'的独特意境。开篇'东南形胜'如俯拍镜头,随即推近至'参差十万人家'的市井特写。'怒涛卷霜雪'的壮阔与'嬉嬉钓叟莲娃'的闲适形成张力美。全篇在空间上实现从钱塘江到西湖、从市集到自然的流转,在时间上融合昼夜晴雨的不同景致,最终升华为'可图可夸'的艺术境界。这种对城市风貌的诗意呈现,开创了宋词题材新领域。
承平气象,形容曲尽,尤工于羁旅行役铺叙展衍,备足无余,形容盛明,千载如同当日音律谐婉,语意妥贴,承平气象,形容曲尽非俗非雅,亦俗亦雅,得词家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