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鉴读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海面上升起一轮皎洁的明月,此刻无论相隔多远,我们都在共享这月光。思念的人儿埋怨这漫长的夜,整晚辗转反侧都是对你的想念。我吹灭蜡烛,让满屋浸透月光的美;披衣徘徊,不觉夜露已沾湿衣裳。这月光虽美却无法捧在手心送给你啊,不如回去睡下,或许梦里能与你相会。
1. 竟夕:整夜
2. 怜光满:爱惜满室的月光
3. 露滋:露水浸润
4. 盈手赠:语出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5. 佳期:相会的日子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张九龄时任洪州都督。作为开元名相,诗人此时正处于政治生涯巅峰,却常怀忧患意识。诗中'天涯'可能暗指被贬荆州的挚友,或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唐代海上贸易发达,'海上明月'的意象既有实景依据,又承载着盛唐文人开阔的宇宙意识,与个人情感交织成这首意境深远的怀远诗。
这首诗以海上明月为引,层层递进展现相思之情。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已成千古名句,用空间的开阔反衬情感的绵长。颔联直抒胸臆,'怨'字道尽长夜难熬。颈联通过'灭烛''披衣'两个动作细节,将抽象思念具象化。尾联突发奇想欲赠月光,最终归于梦境,余韵悠长。全诗不着一个'思'字,却句句含情,展现盛唐诗含蓄深沉的特质。
《望月怀远》是张九龄五言诗的代表作,其情感表达既含蓄又浓烈,意象选择精准而富有张力。诗中'海上生明月'的壮阔与'不堪盈手赠'的细腻形成奇妙反差,展现诗人将宏大宇宙意识与私密情感体验完美融合的能力。尾联的转折尤其精妙,从浪漫幻想回归现实无奈,深化了相思主题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