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鉴读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才力应难夸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才力应难夸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1. 庾信:南北朝文学家,晚年作品沉郁顿挫
2. 王杨卢骆: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3. 龙文虎脊:喻华美辞藻与雄健笔力
4. 翡翠兰苕:指纤巧绮丽的文风
5. 屈宋:屈原与宋玉,代表楚辞巅峰
作于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年),时杜甫漂泊成都。安史之乱后文坛出现否定六朝至初唐文学的倾向,尤其轻薄四杰诗文。杜甫针对此现象,通过评价庾信、四杰等作家,系统阐述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实为唐代文学批评的重要文献。
这组诗是杜甫59岁时所作的文学批评经典。前四首为初唐四杰正名,后两首阐明创作观。诗中用'江河万古流''鲸鱼碧海'等壮阔意象,反对当时文坛轻浮贬古的风气。第五首'不薄今人爱古人'展现辩证态度,末首提出'别裁伪体''转益多师'的创作纲领。杜甫以史诗般笔力,将文学批评升华为艺术创作,开创以诗论诗传统。
组诗构建了雄浑与清丽并存的审美意境。'凌云健笔''龙文虎脊'的阳刚之美,与'翡翠兰苕'的阴柔之美形成张力。'江河万古流'的时空意象,暗喻真正艺术超越时代的生命力。末章'转益多师'的呼吁,在批判中展现包容的大家气度,折射出盛唐向中唐转型期的文化焦虑。
此老论诗如老吏断狱,词严义正,而神明变化不可方物子美七绝,此为压卷,议论精辟而风调高浑后三章乃公自道其诗学渊源,示人以法门六首蝉联而下,首首发难,句句破的,如百石强弩无不贯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