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客归乡词二首》

施肩吾 唐代

原文鉴读

六合八荒游未半,子孙零落暂归来。
井边不认捎云树,多是门人在后栽。
洞中日月洞中仙,不算离家是几年。
出郭始知人代变,又须抛却古时钱。

白话今译

《仙客归乡词二首》译文: 其一: 走遍天地四方还没游完一半,子孙凋零才暂时回到故乡。 井边认不出当年高耸入云的树,多半是徒弟们后来栽种的。 其二: 洞中岁月洞中神仙,根本不算离家多少年。 走出城门才知道人间已改朝换代,还得扔掉过去使用的旧钱币。

注疏集解

六合八荒:指天地四方,极言遨游范围之广。

捎云树:形容树木高大,树梢触及云层。

人代变:指人间朝代更替。

古时钱:暗喻与新时代格格不入的旧事物。

创作背景

施肩吾作为唐代著名道士诗人,此诗约创作于其隐居洪州西山修道时期。中晚唐社会动荡加剧了文人求仙访道的风气,诗人通过修仙者归乡的陌生化体验,既反映当时道教'洞天福地'信仰的流行,又暗含对安史之乱后社会剧变的隐晦书写。'古时钱'可能影射唐德宗时期的币制改革,具有特定历史指向性。

作品赏析

施肩吾以游仙视角书写归乡震撼,第一首通过'井边不认捎云树'的细节,展现修仙者'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时间错位感。第二首'出郭始知人代变'更以货币制度的变迁,具象化呈现时空断层。全诗用'洞中日月'与'人代变'的强烈对比,构建出超现实意境,反映唐代道教思想中'仙界一日,人间千载'的典型时空观。

诗人选取'门人栽树''古钱作废'等生活化意象,将玄幻的仙凡差异转化为可感的具体场景,在寻常事物中寄托深刻的哲学思考。结尾'又须抛却'四字,道尽修仙者与俗世的永恒疏离。

全诗营造出三重意境碰撞:永恒与流变的对比中,'洞中日月'的静止时间与'人代变'的历史洪流形成第一重张力;熟悉与陌生的交织中,'暂归来'的乡情与'不认捎云树'的疏离构成第二重矛盾;超脱与适应的困境里,'不算离家'的洒脱与'抛却古钱'的无奈达成第三重平衡。这种层层递进的意境设计,堪称唐代游仙诗的典范。

诗人以归乡为切入点,实则探讨生命在永恒与无常之间的存在状态。'子孙零落'与'门人栽树'的对照,暗示着生命代序中某种循环往复的悲欣交集。

施肩吾

字:希圣

号:栖真子

生卒:约780年—约860年

流派:山水玄言派|方外诗派|仙道隐逸体

历代评骘

肩吾诗多烟霞气,此二章尤得谪仙遗韵,出世语中含人世沧桑
胡震亨 《唐音癸签》
井树新栽、古钱抛却二联,真所谓仙家食烟火语
王夫之 《唐诗评选》
施君以方外眼观尘世变,钱刀之喻较'到乡翻似烂柯人'更进一解
沈德潜 《唐诗别裁》
后四句可作一部《神仙传》读,非深于道者不能道
贺裳 《载酒园诗话》

诗脉探源

意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