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怨》

李冶 唐代

原文鉴读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白话今译

人们总说海水深不可测,却不及我相思的一半深。海水再深终有边际,而相思之情漫无边界。我抱着琴登上空荡的高楼,月光洒满楼阁显得格外清冷。指尖拨动相思的曲调,琴弦与愁肠在这一刻同时断裂。

注疏集解

1. 抵:比得上
2. 涯:边际
3. 渺无畔:广阔无边界
4. 楼虚:空荡的楼阁
5. 弦肠:双关语,既指琴弦也指愁肠

创作背景

李冶是中唐著名女道士诗人,与薛涛、鱼玄机并称唐代三大女诗人。此诗应作于其修道期间,反映了女冠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唐代社会对女性情感表达相对宽容,但修道身份又使这种相思显得更为复杂。诗中既可见世俗情爱的炽烈,又透露出宗教修行者特有的空寂感,构成双重审美张力。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惊人的比喻开篇,将抽象的相思具象化为深不可测的海水,又通过'有涯'与'无畔'的对比,凸显相思之情的无穷无尽。后四句转入动作描写,'携琴上高楼'的孤寂身影与'月华满'的清冷环境形成强烈反差,最终'弦肠一时断'的戛然而止,将情感张力推向顶点。李冶作为唐代女道士诗人,其作品既有女性的细腻柔情,又带着超脱尘世的空灵。

全诗构建了一个月光、高楼、琴声组成的立体意境。前四句用递进式比喻营造出浩瀚的相思宇宙,后四句则收缩到具体的时空场景中。'楼虚月华满'五字尤为精妙,既写实景又暗喻心境——楼阁空荡恰似内心空虚,月光盈满反衬情思满溢。末句双关'弦肠断'将外在演奏与内心痛楚完美融合,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李冶

字:季兰

号:玉真子

生卒:约730年-784年

流派:山水隐逸诗派

历代评骘

此诗前四句喻相思之深且广,后四句写相思之切且痛,章法井然而情致缠绵。高仲武 《中兴间气集》
'海水尚有涯'二句,较之前人'思君如流水'之喻,别开生面,后之诗人多效此体。胡应麟 《诗薮》
女冠诗能作此语,可见其道心未坚而情根颇深,正因其矛盾乃成绝调。陆时雍 《唐诗镜》
末句'弦肠一时断'五字,写尽相思至极处的生理反应,非亲身经历者不能道。钟惺 《名媛诗归》
李季兰诗多幽怨,此首尤为代表作,将不可名状的相思之苦具象化,后世闺怨诗多祖述于此。沈德潜 《唐诗别裁》

诗脉探源

意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