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鉴读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1. 客心:游子思乡之情
2. 百念:种种复杂心绪
3. 重千里:再次远行
4. 浪白:浪花泛白的景象
何逊是南朝梁代著名诗人,与阴铿并称'阴何'。此诗作于其宦游时期,具体创作背景已不可考。南朝时期战乱频繁,文人多有羁旅经历,诗中'孤游重千里'正是当时士人漂泊生涯的缩影。梁代文学注重声律对偶,此诗虽为古体,但'江暗'对'浪白','雨欲来'对'风初起',已见格律化倾向。
这首南朝小诗以二十字勾勒出壮阔的送别场景。前两句直抒胸臆,'已''重'二字道尽漂泊者的疲惫与无奈;后两句突然转入景物描写,用'江暗''浪白'的强烈色彩对比,将自然界的风云变幻与人生际遇完美呼应。诗人善用意象叠加:雨未来时的压抑感,风初起时的动荡感,共同构成极具张力的离别画面。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欲''初'两个时间副词,精准捕捉暴风雨前的临界状态,这种'将发未发'的描写手法,比直接写暴雨狂风更显艺术张力,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空间。
全诗营造出双重意境:一是游子'百念'交织的内心世界,二是'风雨欲来'的外部环境。两种意境通过'孤游'串联,形成人景互映的审美效果。江天昏暗的色调与浪花刺白的强烈对比,既写实又象征,暗示人生旅途的艰险难测。
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在南朝山水诗中独具一格。没有直接抒情,却通过景物'说话',让读者在简练的意象中感受到沉重的离别愁绪与对前途的忧思。
二十字中,有千里之势,尺幅而具万里之遥何仲言诗,如初日芙蓉,自然可爱后二句不独状景,实寓世路风波之慨梁人短古,此篇最得含蓄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