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作》

刘长卿 唐代

原文鉴读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白话今译

过年想家的心情格外迫切,独自在这天涯尽头流泪。
年纪大了还寄人篱下,春天都回来了,我这异乡客却还滞留。
整天只有山里的猿猴作伴,看江边柳树在风烟里摇晃。
如今就像被贬的长沙王太傅贾谊,这样的日子不知还要熬几年。

注疏集解

1. 天畔:指诗人当时所处的偏远之地(潘州,今广东茂名)
2. 长沙傅:借西汉贾谊被贬长沙的典故,暗示自身遭遇
3. 岭猿:五岭地区的猿猴,突出地域荒僻
4. 居人下:指依附他人生活,暗含政治失意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大历年间(766-779),刘长卿因刚直犯上被贬为潘州南巴尉。唐代潘州属岭南瘴疠之地,'过岭'在唐代文人心中等同生死考验。安史之乱后的中唐时期,众多文士南迁避难,该诗反映的不仅是个人际遇,更是时代动荡中文人群体的集体创伤。

作品赏析

这首五律以凝练的笔触勾勒出双重困境:既是佳节思亲的游子,又是政治失意的逐臣。首联'切'与'独'字形成情感张力,颔联巧用'春归'与'客滞'的时空错位,颈联的'岭猿''江柳'构建出有声有色的孤寂画卷。尾联用贾谊典故,将个人命运置于历史维度,使漂泊感获得更深刻的悲剧意味。全诗对仗工稳却情感汹涌,体现刘长卿'五言长城'的炼字功力。

诗人选取'新岁'这个特殊时间节点,将岭南风物(猿啼、江柳)转化为情感符号。'春归在客先'的逆向思维,颠覆了传统咏春诗的欢愉基调,创造出'春至人悲'的独特意境。末句以问作结,留下无尽的时间空洞感,让读者在年节喜庆氛围中触摸到文人最深的孤独。

五言长城

刘长卿

字:文房

号:随州

生卒:约709年-约789年

流派:山水田园诗派(兼融边塞诗与感怀诗特色)

历代评骘

深婉不迫,哀而不伤,得风人之旨
以贾生自况,而悲慨过之,五言至此,真所谓长城也
'春归在客先'五字,写尽天涯迟暮之感
后四句渐入苍凉,猿柳风烟,俱成愁具
较之老杜'丛菊两开他日泪',别有一种宦游滋味

诗脉探源

意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