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唐代

原文鉴读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白话今译

勉强想登上高处过重阳,却没人像陶渊明那样送酒来。远远想起故乡的菊花,此刻大概正挨着战场凄惨地开着吧。

注疏集解

1. 登高:重阳节习俗
2. 送酒:典出陶渊明重阳无酒,友人王弘遣人送酒
3. 故园菊:象征长安故园与太平岁月
4. 战场:指安史之乱中沦陷的长安

创作背景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长安沦陷。至德二年(757)春,岑参从西域归来到凤翔投奔肃宗,被任命为右补阙。这年重阳节,唐军与叛军仍在长安周边激战,诗人随军驻守凤翔,在战火纷飞中写下这首思乡之作。诗中'战场'即指当时被叛军占领的长安,'故园菊'承载着对和平岁月的追忆。

作品赏析

这首诗作于至德二年(757)重阳节,当时岑参随军驻守凤翔。前两句用'强欲'与'无人'的对比,凸显军旅中的落寞;后两句将'故园菊'与'战场'并置,菊花本应开在雅致的庭院,如今却傍着血腥战场,形成惊心动魄的意象反差。全诗以重阳习俗起笔,以战地菊花收束,把个人乡愁升华为时代悲歌。

岑参此诗妙在将节日习俗、历史典故与战争现实熔于一炉。'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二句,不直言战乱惨状,而借菊花意象侧面烘托,较之直白描写更具艺术张力。清代沈德潜称其'感慨蕴藉',正是对此种含蓄手法的肯定。

岑参

号:岑嘉州(以终官职代称)

生卒:约公元715年-770年

流派:边塞诗派

历代评骘

此诗感慨遥深,不着一字悲凉而悲凉自见
沈德潜 《唐诗别裁》
以寻常景物写非常之悲,得杜陵神髓
杨伦 《杜诗镜铨》
菊傍战场,较之'国破山河在'更觉刺心
王夫之 《唐诗评选》

诗脉探源

意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