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鉴读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东南十五州的繁华地界,那些所谓的名流们整天纠缠在恩怨情仇里。盐商的门客们把持着经济命脉,附庸风雅的文人却占据着社会高位。读书人听到文字狱就吓得离席躲避,写书著述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当年田横那五百壮士如今在哪里?难道投降汉朝就都能封侯拜相了吗?
1. 金粉东南:指江南富庶地区,暗讽表面繁华
2. 牢盆狎客:盐商的帮闲门客,掌控盐业经济
3. 团扇才人:手持团扇的文人,讽刺附庸风雅之辈
4. 田横五百:秦末义士田横率五百人宁死不降刘邦
5. 列侯:汉代二十等爵位的最高级,此处反讽变节者
作于1826年(道光六年),时值清王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龚自珍目睹盐政腐败、科场黑暗、文字狱频发等社会问题,尤其对士大夫阶层丧失气节的现象深感忧虑。诗人时任内阁中书,身处权力中心却保持批判立场,借咏史之名行针砭时弊之实,展现出早期启蒙思想家的清醒意识。
全诗以犀利的笔触揭露道光年间社会腐败:首联展现江南名流的虚伪生活,颔联直指经济文化领域的权力错位,颈联道出文人群体在文字狱高压下的生存困境,尾联借田横典故发出振聋发聩的质问。艺术上运用对比手法(古今对比、名流与义士对比)和反讽语调,通过'金粉''团扇'等意象构建奢靡表象,最终用'五百人安在'的历史叩问完成对当代士人的精神鞭挞。
这首诗最震撼处在于将历史镜鉴与现实批判完美融合。当诗人以'田横五百人'的壮烈反照当下文人的委顿,不仅完成了时空的戏剧性对撞,更在'难道归来尽列侯'的反问中埋藏着对知识分子气节的终极拷问。全诗意境由浮华渐入沉郁,最终在历史纵深处迸发出惊人的道德力量。